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现代农业发展的旷世传奇

   日期:2014-06-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149    评论:0    
核心提示: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不毛之地,如今已遍野稻花飘香。5.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江河纵横,土质肥沃,年年书写着丰收的华章;  这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不毛之地,如今已遍野稻花飘香。5.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江河纵横,土质肥沃,年年书写着丰收的华章;
 
  这里曾是一片风雪苦寒的荒原,如今已工厂城镇鳞次。113座国有农场里,航机列队,铁甲整装,演绎着世界农业现代化的高精尖;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北大荒——位于我国东北黑土地带的黑龙江垦区。
 
  北大荒,他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拓荒者,也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大规模、大机械、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气魄宏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样样俱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齐抓共管;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全面领先。
 
  北大荒,他不仅是国家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年粮食总产超过400亿斤,足以供给1.2亿城镇人口一年的口粮,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过6130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超过4852亿斤。饥荒年代、非典时期、汶川救灾……每逢危难,国家需要调运粮食,北大荒这座“中华大粮仓”总是稳如泰山,靠得住、调得动,不计代价、不问得失。
 
  北大荒,他不仅是全国现代农业的领跑者,也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扇窗口——能够在寒地大规模播种水稻,实现高产、稳产。目前农业人均生产粮食48吨,已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当年从零起步的农场现在更是走出国门,其展现的农业现代化水准让发达国家的人们都难以置信!
 
  短短六十多年的时间,从一张白纸到领先时代,北大荒演绎了一段世界农业史上的传奇。作为中国数千年屯垦戍边制度的创新继承,作为举国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产物,作为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作为农业生产领域国家公有制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体现者,北大荒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他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其着眼于自身特殊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的创新性选择,也必将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不可磨灭的重要底色。
 
  从“千古荒原第一犁”到“黑土绿浪黄金海”——
 
  没有共和国就没有北大荒!作为共和国农业的长子,作为农业领域的国企,北大荒“国家队”的使命,不仅是要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更需要顾全大局的精神和临危受命的担当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的水稻田边,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几个大字: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
 
  对友谊农场来说,这个说法称得上实至名归。
 
  在前苏联援建下成立的友谊农场,隶属于北大荒的红兴隆管理局。这个远在边疆的农场,在设立时却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心。
 
  在红兴隆博物馆,记者看到了当年《国务院关于建设“国营友谊农场”的决定》影印件,里面记载了1954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批准设立友谊农场,任命了黑龙江省农业厅厅长王操犁为场长的6人建场委员会,要求农场努力掌握新技术和大型谷物农场的管理方法,起示范作用。周恩来总理更是亲自指示友谊农场要“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
 
  友谊农场的建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端,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我国农业还是牛拉犁杖的年代,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思路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蓝图,一系列重大举措显示了党和政府发展新中国农业的远见卓识,而友谊农场则成为国家的“试验田”,被赋予了探路先锋的任务。
 
  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北大荒的使命。早在1947年,为将来农业机械化做准备,按照中央“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的重要指示,一批荣复军人来到这片当时还是人迹罕至的土地,拉出“千古荒原第一犁”,创办了第一批国营农场,从此翻开了我国农垦事业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的篇章。可以说,北大荒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缩影。
 
  为了这一国家战略,四面八方的资源汇聚于此,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撑。当年《国务院关于建设“国营友谊农场”的决定》明确要求:中央和黑龙江省的水利、交通、铁道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大力积极支援“国营友谊农场”的建场工作。
 
  60多年间,14万军人卸甲上战场,铸剑为犁,在这古往今来的千年死角,硬生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近百万支边青年、知青投身北大荒,“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与这片黑土地血肉相融;甚至还有一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赶赴这里,为这片蛮荒之地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设备。
 
  在这批开拓者和奉献者里,有太多值得铭记的名字:为了踏察雪原,十个脚趾冻掉九个的老红军黄振荣;积劳成疾身患绝症,回到南国故乡治疗,却坚持要把骨灰送回北大荒安葬的杭州知青孙文珍;一辈子守着稻田和农民,创造了高纬度地区水稻栽培奇迹的“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
 
  一个个人物令人心折,一个个故事荡气回肠!
 
  “说不清这黑土地,为什么这样有魅力。/为你苦,为你累,反倒感觉欠着你。”
 
  “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都说北大荒是“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这些传唱在黑土地上的歌曲,把北大荒人心中的滋味说到了骨子里。
 
  北大荒的崛起,是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结果。
 
  虽然站在如今的北大荒,触目所及,到处是黑土绿浪黄金海,早已没了当年荒野莽原上人们战天斗地的印记,然而,从那个时代孕育出的精神,却早已深深融入北大荒的肌体里血液中,始终指引着北大荒担纲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国家队”的职责,成为北大荒独具魅力的底色。
 
  “踏遍三江风雪路,世间何事不能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大荒建三江垦区参观后感叹,“北大荒这把米不但不能弱化,还要强化!”
 
  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一队一号地,记者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大豆长势喜人。农场副场长张秀国告诉记者,受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目前种大豆效益并不好,但农场还是坚持要留住这片大豆,为国家产业安全守住一道底线,这是国有农场的职责所在。
 
  熟悉的话语,熟悉的做法。穿越时空,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北大荒农场在粮食不能自给、大批职工因营养不良而患病的情况下,勒紧裤带,坚持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在非典时期,首都粮食市场告急,国务院打来紧急电话征调粮食,北大荒立即组织专列,按照“不签合同、不计代价、保质保量、按时运到”的要求,一车车大米从17个车站全线发往北京;2008年5月,北大荒米业人再次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支援四川汶川灾区,48小时加工发运2400吨大米……北大荒将国家稳粮强农的大旗扛在肩上,60多年一以贯之。
 
  作为“国家队”,北大荒深知,自己的使命不仅是要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更需要顾全大局的精神和临危受命的担当。只要国家需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在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服从国家利益,在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服从全局利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垦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说,“没有共和国就没有北大荒!作为共和国农业的长子,作为农业领域的国企,这是我们理应承担的职责。”
 
  从“每人产粮20万斤”到“每亩产粮超千斤”——
 
  北大荒把丰富的农业资源用到极致。他看似简单和不可复制的“大”,其实大有学问,大可借鉴。北大荒把现代化的规模、装备、理念、技术、手段融为一体,不仅展示出现代农业的宏大气魄,更诠释着现代农业的精深内涵
 
  “这土多肥呀,肥得流油啊!”1954年秋天,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来到汤原县看望正在山野里施工的战士,抓起一把黑土兴奋不已。
 
  “攥把黑土能出油,插根筷子也发芽”。国家选择北大荒,是因为其可开发的丰富农业资源,然而北大荒能成为北大仓,凭恃的绝不仅仅是资源。
 
  耕地总量4320万亩,户均经营规模超过200亩。大规模、大机械、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初次走进北大荒的人,往往都会叹服于他的“大”:连方成片、一望无际的广阔耕地,路成网,林成行,沟渠配套,一辆辆大型农机具纵横穿梭……
 
  “这架飞机载量3.2吨,每天作业4万~5万亩。”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总经理郭庆才向记者介绍。在公司的机场内,几十架农用飞机正整齐停放着,场面蔚为壮观,每到需要施肥、打药的关键农时,这些飞机将连续作业一两个月,飞行范围覆盖整个垦区。
 
  农业规模化的宏大气魄,让很多走进北大荒的人惊叹之余,往往也会感慨:“这样的现代化农业我们是学不来的。”但其实,在拥有规模的同时,北大荒并非躺在“规模簿”上睡大觉,而是把农业资源精耕细作到了极致。
 
  时间倒回1978年的秋天,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喜获粮食丰收时,《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曾刊发消息称赞其所体现的现代农业规模和效益:“20人种11000亩土地,平均每人产粮20万斤。”
 
  在当时,那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折算下来,每亩粮食产量尚不足400斤,而如今,北大荒的粮食单产已突破千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近300斤。垦区用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3.5%的粮食。
 
  尤其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北大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跨越新台阶,单产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高时期一度超过80%。
 
  尽可能地提升土地产出率,这是垦区各级管理者、科技人员和广大农场职工孜孜以求的目标。虽然每个农户都拥有大面积的耕地,但却并没有因为量大而放松管理。
 
  对于北大荒人来说,尽可能多打粮、打好粮,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责任。“在高基数上促进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投入也越来越多,单算经济账并不一定划算。但是,作为农垦人,还有一份荣誉和义务在里面。”建三江七星农场的科技示范户张景会表示。
 
  “同样的土地,人家打1200斤粮食,你才打八九百斤,那就是浪费资源。”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陶喜军如是说。
 
  北大荒的要求就是这么严苛,看似狂放,实则精致。
 
  这种精致不仅仅体现在对单产的追求上。北大荒的“大”,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大而精”的理念:既要保产量,又要保质量,还要保护资源和环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要齐抓共管。
 
  “大机械”的好处不仅仅是作业速度快。八五六农场的农户李豫川告诉记者,大型收获机可以做到收割时不碎粒,粮食损耗少,此外,使用大机械深松整地,能够真正做到深翻,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地渗水蓄水的能力,形成“土壤水库”,防止水土流失,是对生态的保护。
 
  “大水利”在保农田灌溉的同时,对节水保水有着重要意义。据介绍,垦区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三江平原灌区项目,预计可以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22亿立方米,实现采补平衡。建三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兴修大型水利投入很大,国家目前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对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这样的项目必须要抓。”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拦蓄地表水、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北大荒每年减少水资源消耗5.2亿立方米,节约水量可新增水田灌溉面积近百万亩!
 
  “大科技”的内容更为丰富。在位于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的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科技的魅力展露无遗:农机调度室的大屏上,显示着所有农机的实时状态,可以随时管控,中心大楼前,一台无人插秧机正在卫星定位系统的引导下按规定路线行驶。中心主任孟庆山介绍说,中心运用全球卫星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精准作业、质量监控等,既提高了作业效率,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标准化水平。
 
  这种“精准”到了什么程度?七星农场的水稻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温光水气热等条件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设定,精确到水稻生长的每一天、每一毫米,因时因苗进行除草、追肥等操作。可以说,水稻在这里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七星农场113万亩水田年产水稻17亿斤的奇迹,也正源于此。
 
  即便是看似依赖于先天优势的“大规模”,同样也离不开北大荒对耕地的精心保护和建设。一方面,垦区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这片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垦区把“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全面推广,提高耕地地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北大荒目前正在进行高标准良田建设工程,按照每年300万亩的建设速度,到2020年把全垦区耕地都建成高标准农田,每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提高200斤以上。
 
  北大荒的看似简单和不可复制的“大”里,其实大有学问,大可借鉴!在多个“大”的形容词之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精美”来描述北大荒,“这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有着艺术的节奏,准确而均匀。”
 
  “土地和作物都是有生命的,你善待它,它才会回报你。”隋凤富在谈到农业生产时动情地说。正是这种善待作物、善待环境的理念和精耕细作的方式,造就了北大荒的“大而精”,使北大荒农业不仅成为规模农业,更成为集约农业、精准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走上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2年,江苏省一位领导在参观北大荒之后感慨:“尽管江苏没有北大荒这么辽阔的土地,但北大荒勇攀农业现代化高峰的精神,农业现代化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北大荒人用他们的努力证明,现代农业并不仅是现代化的规模、现代化的装备,只有同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现代农业。
 
  从“卖了白面换大米”到“旱路不通走水路”——
 
  科技强,农业才能强。北大荒特殊的体制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保障,科技创新又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创新,创新,再创新。这里不仅涌现出一批批科研人才和成果,还构筑起了科技进村入户到田头的应用服务体系
 
  置身于北大荒,极目四望,尽是稻田。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稻香飘全国的北大荒,当年曾几乎不产稻米,而是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的天下。
 
  “卖了白面换大米”,这是许多北大荒人熟悉的记忆。当年,为了吃一口米饭,一些老职工常常要拉着一车白面赶一夜路,到大老远的朝鲜屯交换,一斤白面能换八两大米。那时种小麦,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产量有限,更因为洪涝频发,往往使得大量麦田弃耕或者绝收。
 
  不能在种小麦这一棵树上吊死!从1992年起,北大荒决心调整种植结构,开始了“以稻治涝”的探索。
 
  旱路不通走水路,这个办法现在听来似乎并不新奇,也很容易实现,但对当时的北大荒人而言,却几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地理上每一个纬度的北移,都标志着积温的减少、无霜期的缩短、冻土层的加厚、可栽培植物的限量,这片苦寒之地,早已被理论认定为“水稻禁区”。以稻治涝,谈何容易!
 
  别无他途,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创新,再创新。
 
  难关面前,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出现了:徐一戎,“寒地水稻之父”,与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徐”的水稻专家。在农垦总局的大力支持下,这位已年过花甲的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担当起寒地水稻攻关的重任,耕耘在田间地头。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徐一戎创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在北大荒实现大面积推广,造就了高寒地区水稻亩产超千斤的世界奇迹。
 
  就是这样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垦区的水稻面积从1984年的27万亩,增加到今天的2300多万亩!北大荒中华大粮仓的地位由此真正奠定。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