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专家定点科技服务覆盖京郊主导产业

   日期:2018-05-11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39    评论:0    

森水村,一个藏在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由于地理位置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村民们数十年来多以养蜂为生。虽说有背靠大山、植被丰富的天然条件,但这里的蜂蜜产值并不高。全村67户常住农户中,低收入户足有40户。2017年开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希莲与村里建立了对接关系,为当地蜜蜂产业带来了重现生机、蓬勃发展的希望。通过走访调研,徐希莲给森水村“把了脉”,认为当地的蜜蜂养殖管理方式存在严重问题,森水蜂农养蜂多靠经验,不讲技术。依靠徐希莲开出的“方子”,森水村的蜜蜂产业焕然一新,蜂蜜产值创了新高。

  想要了解森水村的变化,还要从北京市实施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工程”说起。

  2014年起,为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服务能力,解决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科研人员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启动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工程”(下称“提升工程”)。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为依托,以技术专家为主体,以提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为目标,积极推动技术专家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建立“一帮一”“点对点”的对接关系,并扶持技术专家“定点”开展为期三年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实现了农技推广服务“零距离”“手牵手”,同时“一定三年”的扶持方式,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截至2017年底,全市一共有363名专家与专业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对接服务关系。其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依托承担的186项提升工程,2017年累计在北京郊区共展示示范蔬菜、畜禽、林果、水产新品种242个,推广安全、生态、高产、高效、节水生产技术近160项,推广物化成果131项,核心展示示范面积6000亩,开展各种形式的观摩400余次,各类技术培训1.2万人次,培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350人以上,对接基地实现年均增产15%以上,节省人力25%以上,节水40%以上,节药50%以上,增收节支达到6500万元。

  从实践看,“提升工程”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探索形成了一套以科研单位为主导、以对接专家为依托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在对接合作时,每位专家都与对接主体之间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实现了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精准对接,对农业主导产业的精准服务,对京郊低收入村的精准帮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合作模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鼓励所(中心)之间联合,组建跨所、跨学科、老中青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团队,采取“责任专家+服务团队+基层技术骨干+种植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探索总结“依靠专家主体、依托项目纽带、服务从业主体”的模式。北京农学院建立了以“学校专家—农业主管部门—示范基地—技术骨干—农户”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生产技术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三院累计示范推广760多种优新品种(系),550余项新技术,320多项新装备。对接专家的服务领域涉及农学、蔬菜、果树、农业工程、信息化、畜牧、水产、园林绿化、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等各个领域,实现了京郊主导产业的全覆盖。

  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生产经验的一线生产能手。三年来通过提升工程的实施,“三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技术指导和观摩2000余次,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参加生产观摩的农民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累计培养基层技术人员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2500余人,有效提升了郊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力量。

  实现了对接基地的增产增收。据调查,通过提升工程的实施,对接基地普遍实现了年均增产增收10%以上,节省人力20%以上。例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专家团队对接的门头沟低收入村白虎头村,示范种植鲜食枣,带动全村每户实现年均增收6000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专家团队对接的房山熠辉养猪专业合作社,扶植引进了松辽黑猪、晋汾白猪、藏香猪等国审优质种猪,年新增经济效益32万元,相比对接前提高了3.27倍。北京农学院专家团队对接的阿芳嫂黄芩茶合作社,黄芩茶增产率达到29%,增收比率达到10.5%,带动200多农民致富,安置20名残疾人就业。

  促进了低收入村精准帮扶。在2017年新增的83个提升工程中,共有45名专家对接了低收入村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占对接总数的54%。广大技术专家积极扶持低收入村农业产业发展,培育低收入村“一村一品”新型产业业态,带动低收入户增收致富。通过提升工程在全市低收入村精准帮扶中闯出一条新路,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依托提升工程,一年来组织全院70名科技人员与延庆、密云、房山、昌平等9个郊区县、44个低收入村、73个新型生产经营主体、340户低收入户完成了精准对接,签订了对接服务协议,通过科技推广服务带动对接的44个低收入村实现节本增收近1200万元,精准对接的340户低收入户平均增收10%以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