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海马养殖欲闯陆地池

   日期:2014-11-20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7    评论:0    

  近日,东山三马水产养殖公司的经营者沈海洋,在微信上收到了几张从山东发来的照片。照片中,一池大海马自在游弋,一旁的水桶内则装着刚刚打捞出来的海马幼苗,密密麻麻如同虾米。

  “1个月前,山东一家养殖户从我这买走了400只海马亲本。”沈海洋说,对方常通过微信向自己“取经”。

  去年以来,东山一批养殖户利用原有的陆上鲍鱼养殖池,引进美国大海马、线纹海马等品种进行驯化养殖,通过技术攻关,目前养殖已初具规模。

  曾经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沈海洋有十多年的养鲍经验。但对于海马养殖,他虎视眈眈已久:“十年前我就开始关注海马市场,这几年价格翻了好几番。十多厘米中等规格的海马干品市场价已达每公斤1.2万元。”

  “海马可作中药材原料,更是重要的观赏鱼类。目前海马主要靠人工捕捞获得,近年来野生海马资源日趋匮乏。”东山县科技局技术人员杨建文称,中国民间有“南方海马,北方人参”的说法,海马被认为具有强壮、补益、滋阴、易产等功效。

  由于过度捕捞,加上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海马资源正在不断地枯竭。我国已于2004年5月15日起,将海马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管理范畴。

  “实现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是当务之急。”杨建文说。

  “福建沿海,尤其是漳州沿海地区是野生海马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自然环境适合发展海马养殖,且当地是中国最主要的鲍鱼养殖地,养殖基础设施好,养殖产业链完整,养殖户素质高经验丰富。”林强来自中科院南海所,主攻海马养殖研究,对东山海马养殖关注已久。在他看来,东山养殖海马具有天然的优势。

  “海马哥”连闯技术关

  去年以来,国内鲍鱼市场量价齐跌。“很多人开始寻找鲍鱼的替代品——既能在鲍鱼池里养殖,又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杨建文说。

  2013年9月10日,沈海洋对这个日期印象深刻。当天,他从海南引进的大海马亲本正式入池养殖,从“鲍鱼哥”变身“海马哥”。

  其实,2009年以来,以南海所为首的海马研究团队对海马人工规模化养殖进行了系统研发,并在海马种质与养殖技术两方面取得突破。2010年,南海所开始正式在我国南方沿海进行线纹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和日本海马的产业化养殖推广。在这个过程中,东山县及其周边地区被作为重要的示范地区。

  即使有此后盾,对沈海洋而言,试水海马养殖仍得闯不少关。

  首先要攻克的是“饵料关”。养殖初期,沈海洋和叔叔亲自培养饵料,不断进行投饵试验。“海马喜好丰年虫、桡足类、轮虫等饵料,但是丰年虫成本较高,桡足类更加适合规模化养殖。”说起“饵料经”,沈海洋滔滔不绝,“我们完成了对海马的驯化,实现了冰块投饵,这样成本低廉,且便于规范化投放。”

  闯关的过程中难免走弯路。在第一批海马苗长到厘米时,沈海洋萌生出集中投饵的想法,将海马集中在网箱中投饵,谁知饵料下沉,影响了水质,并引发缺氧,800只海马死去大半。

  “缺乏经验,对海马的习性不熟悉,除了看书、上网搜索,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摸索,实践出真知。”沈海洋称,经过摸索,自己现在了解了不少海马的习性,攻克了水温、光照、水质、盐度等方面的养殖技术难题。不久前,沈海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三个关于海马养殖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海马攀附物解决了海马休憩的问题,海马繁养设备则提高了分离不同规格海马的效率,同时避免损伤。

  “现在,海马幼苗期粗养成活率能够达到五成,精养则有九成,半成品的成活率稳定在九成左右。”沈海洋表示,目前三马公司的养殖池数量超过1000个,占地50多亩。

  在东山,海马养殖正不断得到推广。杨建文估算,当前东山规模以上海马陆上养殖户有近10家,存池半成品海马(三四厘米以上)数量超过200万只。

  海马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东山海马陆上养殖技术的成功,对当前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分散养殖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对于海马产业的未来,杨建文仍抱观望态度:“现在讨论产业意义,还为时过早,只能说看到了曙光。”

  杨建文认为,目前海马市场尚未成熟,仍处于出售亲本和半成品阶段,养殖户购得后继续养殖,目前尚未有成品海马投放市场。

  林强也提醒,东山海马养殖者为国内海马养殖产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他们未能意识到海马种质的重要性,而是选择了大海马、三斑海马等传统养殖种,并采用传统的野生海马驯养的方式获得海马苗种,背后潜在的病害问题不容忽视。

  “我现在正在找地,计划扩张养殖规模。”沈海洋则表示,“不担心海马的销路问题,全国最大的海马交易基地在广东,我正在积极寻找较大的商家,以打开海马成品销售市场。这个月内,他就将和两家企业签署意向合同,而本土企业漳州片仔癀也正与其洽谈当中,片仔癀正在开发海马衍生品,需要大量的海马原料。我还在考虑自己办理一个加工厂,自己生产自己加工,以便减少中间环节,慢慢形成产业链。”

  东山已有企业在探索海马产业链的延伸。东亚水产公司通过对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利用专利技术对海马有效成分萃取提纯,已经成功研制出海马口服液、海马提取液等深加工产品。“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海马营养液的发展空间很大。”尽管一盒售价1200元,但是东亚水产副总经理林良仍看好其前景。

  林强表示,海马养殖在市场、产品、技术、成本等方面都已具备发展的条件,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海马作为传统药材和食材,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以海马为原料的药品和保健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们正积极研究和探索海马深加工技术和高值产品研发,以求实现‘养殖推加工,加工扩市场,市场带产业’的产业良性发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