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泾源县香水镇沙南村于生财收到一面锦旗,这是周围村子的中峰养殖户送来的,上面写着“中峰养殖技术上,助人为乐之楷模”。是什么让乡亲们对于生财充满感激?原来,于生财是这里有名的“蜂王”,他养蜂育蜂,不但免费为大家提供种蜂,还帮助大伙提高养殖效果,深受乡亲们的信任。
50多岁的于生财养了20多年蜂,一直用土方法,产蜜量低,收益不高。于生财喜欢养蜂,这才一直坚持了下来。他在养蜂过程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为了学技术,他抽出一个多月时间,专门去陕西周至,从品种改良开始从头学习。之后,于生财培育出的营养杂交蜂王存活率高,产卵量大,蜂蜜的质量也比较高。养蜂行业有句俗话“一只好王千斤蜜”,于生财看准商机,把精力全部放在繁育蜜蜂上,一箱蜂卖800元,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大家都在养殖中蜂卖蜂蜜,于生财专攻技术卖蜜蜂,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他戏称,泾源县一半的养蜂户都在他这里买蜜蜂。
邻村村民刘家广不服气,“养蜂为啥要技术?我不用也能养蜂。”结果,刘家广养的蜜蜂不受控制,没几天,几箱蜂跑光了。他有点惭愧,找于生财帮忙。于生财二话没说,不但免费送给刘家广蜂王、工具,而且现场指导,随时跟进,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刘家广从心底里佩服。
前些天,一位80岁的老人从黄花乡赶来,专门问于生财要蜂王。这是老人第五次来这里了。于生财还记得,去年老人第一次来时,正下着瓢泼大雨,老人浑身都是泥,冻得直发抖,于生财赶紧给老人倒了杯热水,等雨停了,给了老人几只蜂王,送老人回家。现在,老人隔三差五都会来看看于生财,听他讲养蜂技术。
自己富了,不忘乡亲。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于生财育蜂从不藏私,只要有人请教技术,他都乐意传授。沙南村村民于生喜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开始养蜂,由于买蜂时间过晚,没有花源,一个冬天,10箱蜂死光了。于生财得知情况后,专门去他家劝解,还教给他养蜂的知识。于生喜这才知道,养蜂有这么多门道。今年,他在于生财的指导下买蜂、养蜂,产蜜量大增。20多天前,一次性就卖出了7000多元,心里一下子敞亮了。
于生财常对大家说:“养蜂,看似养着一窝蜂,其实只养一个王。”他所在的泾源县六盘山蜂业养殖合作社有300多箱蜂,年产蜜1吨多。由于服务好,蜂王质量高,于生财的口碑越传越远。现在,每天都有人来学。不少人把车直接开过来,接他到自家的蜂场指导。
“蜂王”很忙。于生财和儿子齐上阵,每天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上门送蜂种,指导蜂农科学生态养殖已成为他当前的主要任务。“政策这么好,政府鼓励发展中峰养殖,我们得抓住机遇,带动更多人通过中蜂养殖致富。”于生财想提高中蜂养殖效益,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尝到好日子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