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父母年事已高,孩子正在上学,在外面总是放心不下。后来有人劝我说这里适合做兔子养殖,我决定回家创业了。”走进基地圈舍,老远就看到一个干练的小伙正在喂兔子,他就是这个养殖基地的主人谢乾勇。回忆起自己返乡创业的经历,谢乾勇告诉记者。
记者在谢乾勇的养殖基地看到,140多个标准化兔兔宿舍整齐排列,每间“宿舍”里有12个“床位”,每个“床位”上住着2只兔兔。的宿舍外,摆放着谢乾勇为它们量身定制的“营养餐”。
近年来,在黔南州各县市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开展,政策利好加上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罗甸县积极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如谢乾勇一样踏实有为的年轻人。资金、技能、信息是他们的标签,年轻、勤奋、干劲是他们的符号,他们带着满腔热血回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为罗甸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奉献智慧与力量。
返乡创业之初,这个成兔生态养殖基地就与自己“绑定”,成为谢乾勇的人生事业。
“经过多方打听和实地调查,发现上隆村环境很好,安静又凉快,适宜于兔子的生活习性,便决定把养殖基地建在这里。”谢乾勇在浙江打工十余载,当过工人,也创过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2015年底回家过年后就再没有出去,着手建设自己的成兔生态养殖基地。
“刚开始拿来的兔子经常拉稀、不进食,也出现了成兔死亡的现象。”2016年6月初,谢乾勇的养殖基地终于建起来了,开始了幼兔饲养。但是由于信息不健全以及饲养技术不精通,培育出来的首批成兔频繁遇到死亡率高、繁殖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谢乾勇不断走出去学习,并把新兴的兔子养殖技术引进来,经过半年的培训学习以及技术改良之后,基地运行慢慢走上了正轨。
“这个基地就像一支作战军团,这3000余只兔子就是我的兵。”谢乾勇指着一个兔子圈舍,告诉记者,他等基地每月可实现销售1000余只,按每只兔子可长到5斤,每斤卖15元计算,基地预计年销售额将达5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