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谨防粮食面积过快过猛缩减

   日期:2016-12-23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97    评论:0    
  现在农业结构调整在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汇,谈农业必谈农业结构调整,谈农业结构调整必谈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大豆、杂粮、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近几年由于种粮效益下降,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意愿普遍下降,一些地方开始出现“非粮化”倾向。专家认为,目前出现的“非粮化”倾向是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玉米、小麦、稻谷三大谷物连续多年丰收,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农民种粮收益。玉米市场化收购改革,鼓励不适宜谷物种植地区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改变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较效益,像“镰刀湾”地区调减玉米、改种经济作物是政府主动引导的“非粮化”。这有利于摆脱粮食“三高”困境,减少供给严重过剩的玉米产能。
 
  但是,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粮食种植面积缩减过多,导致粮食生产出现“马鞍形”,给农民利益带来损失,给市场供求造成波动。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当前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粮食面积过快过猛缩减、产量大起大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东北地区是国家粮食主产核心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因此,东北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必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确定一个合理的边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