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笔者在红星街道获悉,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辖区内林村、古传、杨山、绿草、岭根、李坑等地人工放养石蛙2000多只,助农村生态建设。
红星街道为使各地村民珍惜生态地理环境,自觉爱护山区的独特的生态优势,以放养石蛙让群众不乱打药、施化肥、不乱倒垃圾等自觉爱护自然环境,给石蛙有一个自然的生态条件。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叫石蛤、石鸡,喜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源、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以捕捉昆虫、杂鱼为食,被列为两栖类省一般保护动物。据了解,按国家规定,共有54种野生动物可以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浙江省可以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有33种,石蛙是其中之一。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列为宾馆、酒家推荐的山珍名菜,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故有“山珍”之称。
各村根据放养石蛙以利助自然生态,又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后,领取县水利局统一赠送石蛙后,一边向各村民做好宣传,一边选择生态良好、便于管理的源头和山涧溪沟进行放养。投放时,村干部打开提来石蛙的袋子,从袋子中解脱出来的石蛙,只只活蹦跳出,直接跳入水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红星街道的分管工作人员主动请教农业、水利部门,进一步了解石蛙的习性,通过论证,石蛙很适应山区的山涧溪沟的饲养。近年来,景宁县的红星街道充分宣传并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实施绿色防控的前提下,并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的处置,给野外创造洁净的环境,有利于石蛙的生存,巩固自然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