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哪面?
阚绪良:那一头就是猪头。
记者:为什么那个是猪头?
阚绪良:这头就是猪头,看出来了吧?
记者:这个是猪头?你怎么能知道它是猪头呢?
阚绪良:因为刚开始它的两边是跟着两头,就好像是保镖的形式,两边一边一头,你看都围着它转。
阚绪良告诉记者,猪头平时除了带领一群猪找吃的,找喝的,当别的猪群入侵领地时,它还要第一个冲上去保护它的群体,捍卫自己的地位。
摸清了黑猪的习性,阚绪良发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怎么让放养的黑猪回圈。
这就是阚绪良想出来的主意,用铜锣唤猪。阚绪良在猪小的时候,一到喂食的时间就敲铜锣,让猪形成条件反射。
阚绪良:我们人喊它也听不着,人找有时候找不到。所以我们只有用锣声才能够把它唤回来。后来我们放到山里面的时候,再赶这个猪回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敲锣,就使劲地敲,使劲不停地敲。
2012年12月,第一批商品猪要出栏了,得知阚绪良要把猪肉卖60元一斤,父亲又开始着急了,整天在阚绪良耳边唠叨,觉得这个价格太高了。
每次父亲这么说,阚绪良都不接话,只是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滁州市各大餐厅门口,寻找潜在客户。阚绪良把目标锁定在滁州市生意好、客流量大的几家餐厅,每家餐厅都要花上半个月时间去观察。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午饭和晚饭开始前,阚绪良就守在餐厅门口,观察用餐期间人流量的多少,然后计算出一个平均值。
阚绪良:你每天都要计算他的客流量,比如说他有的酒店,偶尔一天好了,你不要看一天好了,而且这家酒店可以约了,如果一旦你卖不出去,你这个功不是白做了吗?
除了计算客流量,阚绪良还特别注意观察顾客的衣着打扮,他要通过顾客的仪表判断他们的消费能力,看他们是否有能力接受60元一斤的猪肉价格。
经过两个多月的对比观察,阚绪良最终锁定了一家客流量大,消费水平中高端的餐厅。他想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当地的餐饮市场,结果第一次上门推销就碰了一鼻子灰。
他叫柏标,是这家餐厅的经理。阚绪良第一次来推销黑猪肉的时候,柏标对他的黑猪肉价格十分排斥。
安徽省滁州市某餐厅经理柏标:一般贵一倍就算贵了,所以他这个我们当时为什么第一感觉要排斥,它叫非常贵了,我们正常买市场上的猪肉,只要9元钱,10元钱。我觉得很难销肯定,很难卖得动。
阚绪良对自己认准的事情有股子韧劲儿,第一次被拒绝后,他又来找第二次,接连被拒绝五次后,柏标被阚绪良的执着打动,终于答应去他养殖场看看。谁知这一看,俩人的合作立马就谈成了。
原来,柏标一到养殖场,亲眼看到阚绪良的养殖方式后就被吸引住了,认为这样养出来的猪值得卖高价。
阚绪良:我就怕你不来,只要你来了,我就能把你拿下。因为它是真真切切的绿色生态的产品,而且是与众不同的产品。
做成红烧肉最能体现出爬山猪的口感特色,肥而不腻,这也是阚绪良和柏标商量出来的菜谱。在柏标的餐厅,每天定量烧20份红烧肉,经常供不应求。
2013年2月,因为需求量增大,柏标第一次要买一整头活猪,而这也是阚绪良第一次卖整头猪。柏标来买猪的时候,阚绪良特意让父亲在旁边看着。那头猪养了两年,220斤重,一共卖了一万三千多元。收钱的时候,阚绪良专门让父亲点点钱数,父亲激动地把钱都数错了。
阚绪良的父亲阚乃庄:一万多元钱那就是一大把了,头一遍激动数错了,来第二遍,第二遍来讲就要细致一点,肯定来讲心里面比较舒服的。
阚绪良:我自己心里也乐,我自己心里更没有顾虑了,最终还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认可。
得到家人认可后,阚绪良的干劲儿更足了。2014年,阚绪良开始跟当地旅行社合作,举办生态一日游活动。游客可以在养殖场参观、喂猪、采摘有机蔬菜,品尝黑猪肉。
游客夏立中:感觉非常地新鲜,也比较惊奇,没有想到在我们滁城的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地方,养出来这么好的猪。
游客张军凤:就觉得很新奇,跟家里面养的猪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些猪都好有活力。
这些游客也是阚绪良的潜在客户,大部分游客在离开时或多或少都会买点黑猪肉,然后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在养殖场的亲身体会,这也等于帮阚绪良做了免费广告。
阚绪良:邀请他们过来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能够购买和宣传我的产品,我只要让他们看到,我就有信心能够让他们来购买我的产品,口口相传也是非常必要。
通过和饭店合作以及3家社区专卖店的销售,2014年,阚绪良的黑猪销售额八百多万元,草鸡销售额一百多万元,他的定远黑猪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