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肥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需求,可以解决当前劳动力紧缺的难题,也能满足园艺、花卉、草坪等高附加值市场的需求。药肥是近几年农资市场炒得火热的产品。随着农民对药肥需求的增加,药肥产品未来必将成为兼容农药功能和肥料功能的一个重要跨界产品。然而正是因为药肥产品跨界,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造成市场混乱,给农民带来损失。7月18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三届药肥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药肥是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的一个重要产品,但受生产技术、配方、标准等因素的制约,药肥行业发展一度受到限制。会上,专家、企业、经销商呼吁国家尽快出台药肥行业标准,规范药肥市场,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最终要让农民受益。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质量评审处研究员李国平介绍,药肥有五大特点:省工省力、改善作业条件、提高防效、节约资源、药、肥互助。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越来越多,剩余劳动力愈显不足,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如,在广西农村每人每天工资达到180元。农民普遍反映愿意使用药肥,特别是广西、广东的大户蔗农以及黑龙江省种植水稻育秧田的农民,对药肥产品更加青睐。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产品开发总监陆悦健说,中国药肥需求旺盛,但由于结构不同,欧洲市场发展较慢,主要是由于欧洲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劳力缺乏现象并不严重。生产机械先进,可以在同一台机械上加装喷药和施肥装置,避免了重复操作,农民对药肥混用的需求程度低。目前欧洲药肥产品开发和推广主要集中在高价值的家庭、园艺、草坪用药上,普通农民通过有偿技术服务,可以获得合理的现混使用技术。他认为未来农民对药肥产品需求将会非常广,但是现在生产厂家的单一品种生产规模小、产品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会限制药肥企业发展。
广西省宾阳县农友农业技术服务部总经理黄伟说,药肥在广西水稻和甘蔗上应用优势非常明显。在新种植的甘蔗田,过去的耕作工序是开沟、撒地下害虫药、撒肥、4月初打钻心虫一直到10月份,田间栽培和种植管理需要12次人工,而使用药肥产品后仅需要5次人工耕种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每到10月份,气温高,甘蔗高、密、通风差,喷药或撒药薰蒸蚜虫,每年事故频发,而使用药肥后10月份不用再重复施药。在水稻上应用药肥,能避免人工搅拌农药和化肥,且除草效果更优,还能对人工和禾苗更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慕康国说,目前市场上已有30多种药肥产品参与竞争,产品良莠不齐。药肥产品以水稻除草药肥为主,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有诸多缺点,目前更适宜大户使用。对散户而言,性价比较低。除草药肥市场竞争激烈,增势放缓。具有杀虫防病功能的药肥是市场急需,目前产品种类、数量都较少,未来将成为药肥一体化产品开发的热点领域,市场潜力巨大。药肥市场将会集中在部分大企业,未来新型药肥将向着复合化、高效化、功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