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却有着丰富的养猪经验,懂得如何科学的养猪。
她富而思源,富裕后不忘乡亲,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养殖规模、打响了品牌,带领广大村民通过养猪脱贫致富。
她就是陈连梅。
今年50岁的陈连梅,是东英镇头洋上村的农民,也是临高新殖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社长。
敢做第一人
科学养猪先富
7月8日上午,记者跟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从县城顺着笔直的柏油路驱车前往东英镇。车到东英镇,一拐弯,是一条平整农村的水泥公路,直通到位于北部湾畔海边的和新村委会头洋上村,临高新殖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就在村里头。
走进养猪场,记者看到一位皮肤有些黝黑、看上去略带腼腆却很有精气神的纯朴农家妇女正在清洗猪舍。
这位妇女正是记者要采访的头洋上村养猪专业户陈连梅。待记者说明来意之后,陈连梅十分高兴地带记者参观了猪场,并与记者聊了起来。
在参观的过程中,记者看到,猪舍里干净卫生,猪正在吃食。“我的猪舍都会按时间进行清洁与消毒,防止猪瘟疫的发生。”陈连梅介绍。
谈起为什么要选择养猪时,陈连梅笑着说:“养猪相对别的养殖业来说,食料简单,市场上价格比较稳定,风险较小。”
据了解,陈连梅于1996年开始养猪。当时,还是靠和丈夫种水稻、打零工维持家庭开支的她在偶然间了解到乳猪市场的火热。
“当年乳猪的价格高达15元一斤,供不应求。”陈连梅说:“我再向别人打听养殖情况与方法后,回到家认真算了算,觉得饲养母猪繁殖乳猪,再通过卖乳猪有赚头。”
说干就干。陈连梅便东凑西凑向亲朋好友借了钱,在自家院子建起了200平方米养猪房,买来了10来头专门用来繁殖乳猪的母猪进行饲养,搞起卖乳猪产业,成了头洋上村早期的养猪户。
一年下来,陈连梅靠卖乳猪,收入就达到2万元,赚取了自已养猪的第一桶金。
随着事业的发展,陈连梅不断扩大养殖的规模,除了卖乳猪也卖起了肉猪。
和大多数开始创业的人一样,陈连梅在养猪中也遭受过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