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盲目的扩大养殖规模,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撑,在2003年,陈连梅的养猪场出现了疫情。虽然在县畜牧局的帮助下疫情得到了控制,但那年陈连梅养猪还是亏了8万元。
吃一堑,长一智。陈连梅面对沉重的打击,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吸取教训,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总结经验。
“那年养猪亏本主要是自己盲目扩大了规模,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来养猪,而忽视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懂得常见病的处理方法。规模化养猪,科学技术是关键。要致富首先要学好科学技术。”陈连梅说。
从那时起,陈连梅一有空就往书店跑,买回大量有关养猪科技书,边养边学习,提高自已的科学养猪水平。每逢有技术员来到东英镇里传授养殖技术,她都赶去听讲。每次空闲时,她便跟“同行”交流经验。还先后到琼海白坡、澄迈、海口罗牛山等地拜师学艺。
通过学习、请教和在实践中的摸索,陈连梅积累了一定经验,现能对不同生长期的生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能对症下药。
成立合作社
带动村民致富
看到陈连梅通过养猪盖起了新的房子,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头洋上村的村民对养猪产业动了心。纷纷来到她的家中,请教养猪技术。
陈连梅想,自己富了,不能忘了村民们,要带动村民一起养猪脱贫致富。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科学养猪技术的学习,她对养猪业有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
“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就必须要成立合作社,把规模搞大、品牌打响,村民养猪才有钱赚!”陈连梅说。
2012年8月在东英镇和县畜牧局的帮助与支持下,陈连梅成立了临高新殖养猪专业合作社,她自已当社长。由于村民缺乏科学养猪的技术,村民们就以出资入股的形式参股合作社,日常事务由陈连梅负责管理,并接受村民的共同监督,合作社的红利年底再进行分配。
临高新殖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13户村民参股,养殖规模达到1400平方米,有86个猪舍,有50多头能繁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