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铜梁区二坪镇严家村时,看到公路边的一块草莓地里,有数十名游客正在兴致勃勃地亲手采摘草莓。
“这片草莓地有200亩,是镇人大代表刘亚飞的‘杰作’,对推动全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富民,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二坪镇人大主席唐世琼说。
今年39岁的刘亚飞不是严家村人,而是二郎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镇人大代表。他与草莓结缘,缘于镇人大组织开展的代表带头发展产业致富活动。
“二坪镇是传统农业镇,村民以种粮为主业。去年,镇里抓住重庆三环高速过境,全镇交通条件彻底改观的机遇,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果蔬产业。围绕这个决定,镇人大积极动员和组织人大代表率先垂范。刘亚飞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唐世琼介绍,在镇人大为此召开的动员会上,前些年走南闯北淘到不少见识的刘亚飞,当即表态愿意“滚雷”,先行先试摸索路径。“我是村干部,也是人大代表,我先带个头做给大伙看,带动大家干。”刘亚飞表示。
说干就干。去年,刘亚飞先在自家地里,试种了5亩良种草莓。经过科学管理,亩收入高达上万元。去年底,他又选定位于高速公路边的严家村,租地200亩,开建铜梁区面积最大的草莓园。
“200亩草莓目前已进入成熟采收期,预计可产鲜果5万公斤。从开始产果以来,开着小车来采果的城里人就络绎不绝,每公斤的售价也在50元以上。”刘亚飞说。
刘亚飞“滚雷”种草莓大笔增收,在全镇引起强烈反响。镇里因势利导,不时组织村社干部和村民参观学习,刘亚飞则毫不保留,现身说法介绍增收秘笈。“这季草莓丰收后,我还计划栽种红心火龙果、紫色水果番茄等城里人喜欢的水果,要种的我都提供帮助,大家一起发财。”刘亚飞表示。
“刘代表的‘滚雷’之举,解除了我们心中的疑虑。要想富,就得像他那样主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果蔬产业。”目前,在二坪镇,效仿刘亚飞、主动着手调整产业结构的农户,已多达数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