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安庆:大学生返乡当起“鸵鸟司令”

   日期:2015-04-03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65    评论:0    

  90后辞职回乡创业养鸵鸟

  3月底记者见到了李北亚,很难想象的是,一个毕业不到三年的大学生,为了梦想,居然放弃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回老家发展特种养殖。个头只有一米七左右的李北亚,得知记者要采访,腼腆的他朴实地说:“我的特种养殖场才刚刚起步,还没什么成效,要说感谢的话,是相关政策支持我圆了创业梦。”今年25岁的李北亚,毕业于黄山学院自动化专业,和绝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他的成长经历非常平凡。2012年,从大学毕业的的他背着行囊,独自到合肥打工,找了份不错的工作。由于从小生长在农村,一直以来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了养鸵鸟可致富的消息,不禁怦然心动。于是他买来特种养殖书籍,经过实地考察,李北亚认为这是一个致富的好路子。李北亚说,鸵鸟全身都是宝,吃的是草和玉米,善于奔跑,肉质细嫩,口感好可以食用。而且鸵鸟皮可以用来做包,鸵毛可以做成地毯,不会产生静电。考虑到家乡这边有适合鸵鸟生存的矮草场地,半年前,他毅然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当起鸵鸟司令。在家人和相关政策的帮助下,李北亚在老家盘下一个占地二十多亩的废弃牛舍,并买了25只非洲鸵鸟准备分两批用大货车从合肥拉回老家饲养。

  “贵客”远道而来难请入新家

  不过对李北亚来说,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李北亚说,“考虑到运输经验不足,加上路途颠簸,一家人已经提前做好保驾护航的准备,租了辆搞运输的大货车,用遮阳布把货车盖住,并定制了鸵鸟头罩,保证热情奔放的鸵鸟在迁徙过程中不会出现小插曲。”一切准备就绪后,3月24日,第一批14只鸵鸟趁着夜色从合肥出发踏上迁徙之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夜里十一点货车抵达车轴寺收费站。看到车厢里装载的是体型巨大的鸵鸟,收费站工作人员都感到很稀奇。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彭女士表示,工作五年多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出了收费站,下了高速公路,鸵鸟们来到了新家已是凌晨一点多。李北亚告诉记者,无论把鸵鸟请上车,还是把鸵鸟从车厢请出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鸵鸟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一天到晚跑个不停,力气不小,谁要是挨它一脚,可有他好受的。当时运上车七八个人花了四个多小时,三催四请工作人员还挂了彩。为了顺利请它们下车,工作人员还临时搭建一条搬迁走廊。在现场记者看到,经过一路的颠簸,此时鸵鸟们都有些晕晕糊糊,行动不便,使劲想站起来,最终又趴了下去,李北亚和家人只能一只一只的把他们扶起来,于是出现人和鸵鸟同行的有趣场面。那些平日里睡觉只会将脸埋进沙子的鸵鸟,此时也顾不得体面,挣扎着蹒跚前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周旋,14只鸵鸟被安全“请”到了养殖场。此时,已经是凌晨3点钟。

  只等种鸟成功孵化繁衍后代

  鸵鸟安全运到养殖场的第一天晚上,李北亚和父亲几乎没睡过安稳觉,主要担心“大个头”们来到新家会不会引起水土不服。3月25日一大早,记者在李北亚的鸵鸟养殖场看到,喜迁新居的鸵鸟不觉得新奇,很快便适应了这个新家,成群结队的在户外草地上大口的享受着美食。经过一夜的休整,看到鸵鸟们恢复不错,结实的双腿走起路来依旧健步如飞,李北亚兴奋地告诉记者,虽然现阶段他饲养的鸵鸟还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但是他对鸵鸟养殖还是充满了信心。“等到半年后第一批种鸟孵化,如果效果理想的话才会将剩余的11只鸵鸟一并运达。主要鸵鸟孵化难度大,而且跑的太快,奔跑时时速能达到六七十码,又怕人,很难细致的观察有没有患病。”李北亚说,“梦想就是要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把鸵鸟养殖做好做大,带领全村老少一起增收致富。以后主要方向就是要开发鸵鸟的食用价值,让人们在看得见鸵鸟的同时,又可以让普通市民能品尝到鸵鸟肉。”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李北亚的养殖场不仅弥补我市养殖鸵鸟的空白,也为我市特种养殖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