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平定县张庄镇新城村的天利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素环和几名工人正在忙着收拾仓库。过两天原料购进后,这里将成为小型的饲料加工厂。将秸秆、豆粕等混合粉碎压缩成颗粒是上好的饲料。张素环说:“自己加工饲料,一年可节约成本10万元以上。”
作为天利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张素环在獭兔养殖行业里摸爬滚打近十年,逐渐成为平定县乃至我市獭兔养殖业的领头人。但是自2013年以来,我市獭兔养殖户一直在獭兔养殖业的低谷里努力挣扎。让人欣慰的是,因为有与大公司签订的保障回收合同和自己建立的成品初加工这两张规避风险的王牌在手,张素环带领社员们信心十足、乐观地期待市场回暖。
皮毛价格一路下跌
2011年,多年在外给老板饲养獭兔的新城村村民张素环回家创业,自己当起了老板。她与几名村民共同出资50多万元,在3亩荒山上建立了以养殖獭兔为主营业务的天利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2600平方米的獭兔养殖基地。第二年,獭兔市场发展迅猛,100多元一张的兔皮行情给了农民莫大的希望和信心。
张素环算了笔账,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计算,200只獭兔每年可繁殖、出栏商品兔3200多只。一只成品兔约2.5公斤,每公斤均价35元,扣除饲料、防疫、人工等成本,一只獭兔至少可获纯利15元,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周边村民纷纷加入。当年,天利养殖合作社就实现年产值50多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3年后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大型皮毛服装加工企业停产,獭兔皮毛出现大量积压滞销,100多元一张的獭兔皮毛一路下滑到25元左右。曾经的抢手货变成了滞销品,兔子到了出栏期也鲜有人问津,买家给出45元一只的低廉价格让养殖户无法承受。然而,到了出栏期的獭兔多养一天就多出一天的饲料成本,如果不出手则将面临饲料成本的巨大压力,我市獭兔养殖户纷纷陷入了两难境地。
如今,天利养殖合作社的存栏獭兔只有1000只左右。为了节省成本,养殖户们只好放慢养殖速度,减少喂食量,延迟出栏周期,而那些发展规模较小的个体养殖户已相继倒下,具有一定规模的也在艰难支撑。
食草獭兔能变“金兔”
尽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但大多数獭兔养殖户没有灰心。郊区西南舁村的任登龙说:“獭兔浑身是宝,獭兔皮、肉两用,而且养殖成本低、风险小,不受场地和规模的约束,只要肯付出辛苦,就能赚钱。”
今年64岁的任登龙是个四级肢体残疾人,在养殖獭兔之前,四处打工,生活贫困,居无定所。两年前,平定天利合作社为他提供了种兔、饲料、疫苗和免费的技术指导,老任在西南舁村建起了一间兔舍,逐渐发展存栏獭兔500只,每年可为老任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再加上10亩耕地的收入,老任和同样身有残疾的老伴脱了贫、增了收,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张素环介绍说,獭兔与其他畜禽肉相比,其营养成分具有“三高三低”的优点,即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兔肉的蛋白质含量达24.25%,矿物元素含量达1.52%,均高于猪、牛、羊、鸡等畜禽肉,是国际公认的绿色健康肉类,而且兔毛、兔皮均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养殖獭兔是一条助农增收的好路子。
近年来,天利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獭兔养殖业,努力提高效益,走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免费为新加入的养殖户每户提供5只种兔,并统一提供技术、防疫、销售等服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此外,天利养殖合作社与山东一家做皮毛加工的大型企业签订了供销合同,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产多少收多少,解决了合作社及周边农户的销路问题。
抱团发展提升产值
1月初,张素环刚刚从河北衡水考察回来,并签订了9万元的饲料原料购进合同。今年她的目标任务是,开办自己的饲料加工厂。这样不仅每年可以为自己节省10万多元的饲料费,还可以帮助更多养殖户解决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困扰。“饲料成本降下来,养殖獭兔就不赔钱,这样便能挺过难关。”张素环说。
建立了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张素环下一步还想投资修建冷库,解决生皮不易存放的难题。她介绍,獭兔的生皮含有大量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是各种微生物繁殖的优良培养基,如不及时进行防腐处理,就可能腐败变质,影响毛皮品质。尤其到了夏季,必须入冷库存放。“如果资金到位的话,俺还想创办一个皮毛小饰品加工厂。”张素环说。开办小饰品加工厂,可以充分利用獭兔皮毛上的边角料,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能带动农闲的妇女增收。
2014年11月,天利合作社成功注册了“益秀天利”商标,有了品牌做保障,张素环对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张素环还是有些底气不足——天利合作社成员均由个体养殖户组成,遇到市场危机时,形不成合力、抱不成团,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很弱。怎样才能将这个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做大做强?业内人士认为,应建立一条集獭兔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把全市獭兔养殖大户联合起来,成立獭兔养殖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使养殖大户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带领更多散户实现增收。
张素环认为,在中小微型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融资、贷款,没有资金对于农业企业规模化发展就如同纸上谈兵,而想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扶持补助就更加困难。因此,她希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给予中小微农业企业一定的扶持与帮助,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创立等方面,都非常需要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