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辉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承担设施农业、特色作物、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引进、培训以及示范推广。对专业工作力求科学、严谨、细致、创新,多年来,先后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制定地方标准40余篇(项),获自治区、地区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新疆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10余项。带领的科室连续6年评为优秀科室,个人在年度考核中连续7年考核为优秀。在工作中积极编写、上报、实施项目,多年来,编写的各类项目报告有40多份,编写上报的《和田地区高效无公害设施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列为自治区重大专项于2008-2010年实施,其他有12项列为自治区、地区各类项目得以实施。其中主持完成的《设施栽培作物种类和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等项目获自治区、和田地区科技进步奖,近五年来主持或参与实施的各级各类项目15项。
在设施农业方面,从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温室结构及建造技术的改进、设施蔬菜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高效茬口模式的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从疆内外引进30余种瓜果菜500多个品种,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19种76个瓜菜品种,试验总结了“辣椒-莴笋-早熟西瓜一年三熟模式、辣椒+豇豆+萝卜、油白菜立体栽培一年多熟”等16种高效茬口模式。在全地区建立21个示范点对优良品种和高效模式进行示范推广,五年来累计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效模式面积58万亩,优良品种使用率达95.4%。在试验研究的同时,对总结出来的技术举办培训班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及农民,共培训技术员1000余名、农民近80000多人次、部队官兵500余人次,授课材料达10万多字。另外,对标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整理、翻译、编印成实用手册,发放实用手册汉文2000册、维文5000册、明白纸10万份到农民手中。
在特色作物种植方面,从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入手,同时引进外地优良经济特色作物,整理出本地特色作物玫瑰花、引进特色作物山药两套完整的栽培技术资料,筛选出黄豆、绿豆、孜然等作物优良品种8个,摸索出洋葱、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与粮食、果树间作套种的最佳模式,制定了“有机食品 玫瑰花栽培技术规程” (DBN6532/T65-2011)”等8项特色作物栽培技术标准,发表了“食用玫瑰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等有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