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西北地区常规鱼类池塘套养加洲鲈技术

   日期:2016-09-1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3    
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西北地区主要以养殖“四大家鱼”及鲤、鲫等杂食偏植物性饲料鱼类为主,在养殖生产中自繁的野杂鱼作为副产品,每年需花费20元/亩左右的饲料损失及清理费用,给渔民群众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经笔者查阅大量资料,考察当地水质及水体中基础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决定在池塘中套养肉食性凶猛鱼类加洲鲈,既杜绝饲料损失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4亩,水深1.5m,沙土底质,淤泥厚15cm~30cm,养殖用水取自永川河。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消毒 在放养前2周,排出池水,保持水深30cm左右,用生石灰0.3kg/平方米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4天后注入河水50cm深左右,注水时未加过滤网。 

    2.培肥水质 投放鱼种前7天左右,向池塘中施入经过发酵的牛粪等有机肥300kg/亩,培育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三、鱼种放养 

    鲢、鲤、鲫、草鱼等鱼种放养在5月1日前完成,加洲鲈鱼种放养在5月20日完成。规格为体长3cm~4cm的鲤放养密度为50尾/亩,规格为体重50g~100g的鲤放养密度为180尾/亩;规格为体长3cm~4cm的鲤放养密度为100尾/亩,规格为体重50g~100g的鲫放养密度为60尾/亩;规格为体长3cm~4cm的草鱼放养密度为100尾/亩,规格为体重50g~100g的草鱼放养密度为100尾/亩,规格为体重100g~150g的草鱼放养密度为250尾/亩;规格为体长3cm~4cm的鲢放养密度为100尾/亩,规格为体重100g~150g的鲢放养密度为80尾/亩;规格为体长3cm~4cm的团头鲂放养密度为200尾/亩;规格为体长3cm~4cm的加洲鲈放养密度为50尾/亩。 

    四、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饲料主要是麸皮、玉米面、油渣、苜蓿草等,投喂时以青饲料为主,麸皮、玉米面、油渣等为辅,日投喂2次,日投喂青饲料100kg~150kg和精饲料5kg。 

    2.水质调控 池塘每隔7天~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5cm~20cm,直至加水到池塘满水位为止。8月~9月,根据池水透明度情况灵活掌握加水量,总体上要求少加水、勤加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 

    3.鱼病防治 禁止使用加洲鲈敏感的药物敌百虫,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每月使用15kg/亩生石灰消毒池水1次,或用五倍子2.5kg/亩煎汁后全池泼洒。养殖期间未发生鱼病。 

    五、养殖结果 

    经过一年半的试养,2006年10月15日测产统计,平均收获主养鱼类(鲤、鲫、草、鲂、鲢)351.7kg/亩,规格达体重0.2kg~1.7kg,养殖成活率89%;平均收获套养鱼类(加洲鲈)18.3kg/亩,规格达体重0.4kg,养殖成活率86%,亩均纯收入增加近200元。 

    六、分析与讨论 

    1.西北地区常规鱼类的成鱼养殖池中套养加洲鲈是可行的。在池塘加水过程中,往往会混入大量野杂鱼,加之自繁的鲤、鲫鱼苗数量较大而多达到20kg/亩~30kg/亩,它们都与主养鱼类争饵、争氧、争空间,影响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而套养的加洲鲈以野杂鱼及池塘内自繁鱼苗为食,可以达到在控制养殖鱼类群体品种与数量的同时获得优质鱼产品的目的。 

    2.池塘中适当投放一定数量的鲤、鲫,利用其自繁能力强的特点,可为套养的加洲鲈提供一定数量的适口饵料鱼。 

    3.在自然条件较好、水体中野杂鱼较丰富的池塘,可以适当提高加洲鲈的放养密度,以进一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