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

   日期:2015-08-21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58    
    病害症状 金针菇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对金针菇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浸染子实体表面的组织。子实体被浸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的变色区,后变成暗褐色的凹陷病斑,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加深并毗连成不规则形的大型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一薄层菌液,发出臭味,干燥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盖病斑外围色较深,呈深褐色,潮湿时中央灰白色,干燥时中央部分凹陷;菌柄上的病斑菱形,褐色,有轮纹,外面一圈色较深。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病斑连成一片,使菌柄全部变成褐色,不能直立,有黏液,最后整朵菇变为黑褐色甚至腐烂。 
     
  发生条件 该病发生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的不干净水把细菌带到了子实体上。菌盖表面长时间有水滴或湿度过大极有利于该病的发生,通风不畅能加剧病害的发展,中温条件适合发病。 
     
  防治措施 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金星消毒液50倍液或2%的漂白粉溶液等彻底消毒,尤其是原发病害较重的菇棚更要重视消毒;拌料时应将疣霉净按1∶1000的比例对水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金针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彻底灭菌;金针菇出菇期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5℃以下,避开高温高湿时出菇,高温时加强通风散热,如果气温突然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揭膜、遮阳等,但要注意菇房内温度波动不能过大,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度,并用药控制病害发生程度,如可向料面喷洒5%的石灰水上清液,也可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链霉素溶液或3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间隔3~4天再次用药,连续用3次以上,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应先清除病菇,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