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养殖成活率的方法提高克氏螯虾

   日期:2016-06-0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3    
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由于近几年小龙虾的自然资源量减少,我国许多地区己开展了小龙虾的人工养殖。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往往由于小龙虾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自相残杀现象,因此养殖成活率较低。笔者就上述现象提出防止残杀和提高成活率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产生残杀现象的原因 

    1.养殖密度过高 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不可过高,如果为追求产量和利润而提高养殖密度,则会增加养殖难度,因为养殖密度过高,龙虾之间必定会对生存空间和食物进行争夺,从而导致其自相残杀的概率增大,而且高密度养殖需投放大量饵料,排泄物和吃剩的残饵会沉积在池底败坏水质,使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生存空间也将随之被压缩,从而使自相残杀现象更为严重。 

    2.饲料不足 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均能摄取,而且比较贪食,当饵料不足时,小龙虾常出现残杀现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证小龙虾饵料的供应。另外,小龙虾属于昼伏夜出型动物,常夜间出来活动、摄食,因此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调配早晚两次的投喂量。通常夜间的投喂量应为一天投喂总量的60%左右。 

    3.水质较差 许多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天然小龙虾经常生活在臭水沟、池塘等地,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可以在较差的水质条件下生存。其实不然,小龙虾对水质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水质条件过差会降低小龙虾的体质和活力,使残杀现象加剧。 

    4.养殖规格参差不齐 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没有特别注意小龙虾的规格,在放养过程中小龙虾的规格大小不一,大虾吃小虾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养殖产量的提高。 

    5.隐蔽物缺乏 小龙虾有较强的占地习性,在没有足够洞穴和水草供其隐藏时,自残现象极为严重。 

    6.蜕壳后被残杀 小龙虾生性凶猛,其不但能够残食蜕壳后的同类,就连未蜕壳的成虾也会被大量残杀,这也是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防止残杀的方法 

    1.增加隐蔽物或建立人工洞穴 小龙虾有攀附水草的习性,因此当小龙虾养殖密度过高时,可向水中投放水花生等水草作为隐蔽物,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小龙虾的生存空间,减少残杀,而且还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食物。在水草缺乏地区,也可使用树枝作为隐蔽物。另外,小龙虾喜欢穴居,建立人工洞穴对防止小龙虾的残杀有很好的效果。人工洞穴可以建在水位线以下的池坡上,洞口直径6~10厘米,洞深15~30厘米。也可用易拉罐等废弃物制作成人工洞穴布放于池底供小龙虾栖息,效果也相当不错。 

    2.小龙虾规格应基本一致 在放养小龙虾时,要注意放养规格不能相差太大,也可采用大、中、小三种规格分池饲养,以减少大虾吃小虾现象的发生。 

    3.确保投喂饲料的数量和质量 小龙虾摄食量较大,因此在养殖时要确保小龙虾能够摄食到足够的饲料,且饲料必须新鲜。通常可投喂一些小麦、水草、配合饵料和活螺蛳等饲料,以满足小龙虾生长的需要。投喂量应控制在基本吃完为宜,以确保池水水质,降低小龙虾的自相残杀率。 

    4.及时改良水质 养殖过程中,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浆,调节水质,当池水老化时应及时更换,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