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罗氏沼虾病害综合预防措施

   日期:2016-03-2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9    
  2005~2006年,我们在高邮市龙虬镇三荡河两岸的“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选择2000亩虾池,实施“罗氏沼虾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罗氏沼虾病害的综合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老虾池生态修复 一般利用冬、春的空闲期彻底清塘、晒塘。塘干后清除过多淤泥,每亩施入100~150千克的生石灰,然后用拖拉机对池底翻耕、修整、压实。还要完善水系配套,清除河道中过多的水草、淤泥和杂物。放苗前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和有益菌,修复生态环境。部分虾池还利用冬春空闲期种植黑麦草等牧草养一季鹅,既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虾池环境。 

    2.优化现有养殖模式 由于部分虾农片面追求高产、高效,我市罗氏沼虾现有的养殖模式为一般亩放虾苗10万尾,其中早苗(3月份苗)、中苗(4月份苗)、晚苗 (5月份苗)的比例为70∶20∶10。其弊端是放养密度过大,早苗的比例过大,导致生长高峰期虾池载虾量过大,虾规格养不大,上市偏迟,维持性饲料消耗多。大量的粪便、残饵污染水体,滋生病害,也是虾病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在制定“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和食用虾养殖技术规程”(江苏省地方标准)时,将养殖模式优化为:亩放虾苗5万~7万尾或2~4厘米的幼虾3.5万~4.5万尾;早苗、中苗、晚苗的放养比例调整为50∶40∶10。实践证明,优化后的养殖模式既能增收节支,更可以有效地减少、减轻病害发生。 

    3.培育虾池良好水质 我们摸索出一套应用生物肥料、专用肥料和生物制剂培育良好水质的办法。虾池前期使用的有机肥一律经发酵熟化处理。中期追肥用无机肥,一般使用自主研发的罗氏沼虾专用肥。后期由于大量粪便、残饵进入水体,一般不缺肥,尤其是氮、磷往往超标。有的虾池会缺乏微肥,可使用我们自主研发的“复合微肥”。一般10~15天使用一次生物制剂,前期(大棚育幼虾阶段)一般选用以光合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中期选用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或EM菌。后期虾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普遍较高,宜选用以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为好。虾池要经常加水、换水,保持虾池水相、菌相、藻相平衡。 

    4.推广应用免疫增强剂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免疫多糖、寡糖、维C、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免疫增强剂,具有一定的防病、促长效果。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还自主研发了以酪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复合培育和微生态制剂“快康素”和以苦参碱等中草药提取合成的“草本鱼虾康”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后具有较好的防病促长效果。 

    5.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 每年春秋两季发病高峰期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方法是对虾池水体消毒一次,同时内服药饵3~5天。为了方便虾农和规范用药,我们进行了统一预防,主要预防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 

    6.综合预防的效果 罗氏沼虾养殖采取病害综合预防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2000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病害发生率31%,比2004年下降43%;2006年项目辐射区全市11.2万亩罗氏沼虾养殖池,病害发生率52%,比2004年下降2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我市部分养虾区域流行“滴星病”(初步检测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危害较大,2000亩项目基地至今未发生此病。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就可以减少、减轻病害的发生,促进罗氏沼虾产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