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温室茄子异常症状与防治方法

   日期:2016-03-1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81    
   1 僵苗
     1.1 病症 早春茬茄子在苗期常会出现叶片小、 颜色暗绿、茎秆细、发根少等
     症状,这种苗定植后缓苗慢、长势弱、容易落花落果。
     1.2 发病原因 苗床温度过低(长期低于15℃) ,最易发病,用加热设施或营养
     钵育苗时因耗水量多,若浇水不及时,使床土过干也会发病。
     1.3 防止方法 早春茬茄子苗期(11月中上旬翌年2月中下旬)正值我区的低温时
     期, 因此温度管理是最关键的。首先选用抗低温品种:如圆茄中的快圆茄、兰杂5号、
     长茄中的寿光紫长茄、兰杂2号等,其次采用加热设施,如铺设地热线,并加盖小拱棚,
     二道幕等保温设施,及时浇水,加强温度和水分的管理。
     2 落花、落果、落叶
     2.1 病症 花开后脱落不结果:低温期下部叶黄化自落,高湿期幼茄软化自落。
     2.2 发病原因 落花:温度过低(低于15℃) 或夜温过高(高于20℃)易形成短柱
     花,一般是不能正常结果的;此外缺少氮时,会使植株长势变弱,分枝减少,花芽发育
     不良,短柱花增多;水肥过多时,特别是门茄开花时若浇水也易落花,落果、落叶;温
     度过低,氮磷施入过量,土壤浓度过大,植株因长期营养不平衡而老化,主要是缺锌引
     起的植株赤霉素合成量降低后遗症,使叶柄与茎秆、果柄连接处因缺乏生长素,形成离
     层后脱落。
     2.3 防止方法 加强温度管理,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茄子定植缓苗后,追肥1
     次人粪尿,浇缓苗水,在门茄开花时,适当提水蹲苗,直至门茄“瞪眼”,结束蹲苗,
     开始浇水施肥,发生落叶现象时,可在叶面喷施700倍液硫酸锌水溶液或每亩施硫酸锌1
     千克,或在植株上喷含锌营养素(如:绿丰宝),可防落促长,开花结果期还可用植物生
     长调节剂蘸花保果。如:20--30毫克/千克的2.4-D涂抹花萼和花柄上端,或用40--50
     毫克/千克防落素喷花。
     3 畸形果
     3.1 僵茄(石茄)
     3.1.1 病症 果实细小、果皮无光泽、质地坚硬口感差。
     3.1.2 发病原因 果实膨大期,遇低温弱光或高温强光;施肥时磷肥量过多,
     影响对钾、硼的吸收,从而使果实僵化;开花时遇低温弱光,使花粉发育不良,影响授
     粉受精,出现单性结实的产物。
     3.1.3 防治方法 加强温度光照管理,及时清理棚膜以增加透光率,或在室内
     张挂反光幕以增加光照。定植时磷肥主要施在苗根下,后期每次少施,忌过多,结果期
     注重施入钾肥,一旦出现因磷肥过量的僵果后,改用钾、硼肥(硫酸钾、硼砂)。
     3.2 双身苗
     3.2.1 病症 果实双身畸形,影响商品外观,但不影响品质。
     3.2.2 发病原因 肥料供应过多,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过大,出现多心皮的畸
     形茄。
     3.2.3 防治方法 花期加强温度管理,水肥适量供应,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应在
     规定浓度范围内适当增大(温度低时)或减少(温度高时)。
     3.3 裂茄、无光泽茄
     3.3.1 病症 果裂、萼裂,果皮无光泽,品质较差。
     3.3.2 发病原因 茶黄螨幼虫危害,使果皮增厚变粗糙,而内部胎座继续发育,
     造成内长外不长;果实膨大过程中,干旱使果皮变硬,之后又突然浇水;果实发育后期,
     土壤干旱缺水,供水不及时。
     3.3.3 防治办法 防除茶黄螨幼虫,用克螨特,三氯杀螨醇,灭螨猛等药剂。
     结果期切忌不可缺水,均匀浇水。
     4 顶叶凋萎
     4.1 病症 植株顶端茎皮木栓化龟裂, 叶色青绿,边焦边黄化:果实顶部肉皮
     下凹,易染绵疫病,烂果。
     4.2 发病原因 碱性土壤中, 夏季由低温弱光期转入高温强光期,地上部蒸腾
     作用增大,但根系吸收能力弱,造成顶叶因缺钙、缺硼而凋落。
     4.3 防治方法 注意此时对叶面补充钙硼肥,遇高温强光天气要注意通风降温,
     发生绵疫病时可喷施波尔多液,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真菌性药剂防治。
     5 花蕾不开放
     5.1 病症 子房不膨大,花蕾紧缩不开放。
     5.2 发病原因 缺硼。
     5.3 防治方法 叶面上喷200倍液硼砂水溶液或含硼光合微肥。
     6 灰霉病
     6.1 病症 叶片上有不规则病斑, 病叶下垂或干枯,表面上生有少量灰霉,茎
     发展为长椭圆病斑,潮湿时,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果实会坏死、脱落。
     6.2 发病原因 低温高湿,光照不足,密度过大,生长过盛,管理不及时。
     6.3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排湿, 及时摘除门茄以下侧枝,随采收果位的上移,
     及时摘去中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用烟熏剂一熏灵或灰霉清等防治。
     7 黄萎病
     7.1 病症 苗期很少发生, 一般坐果后表现有症状,常常是自下向上,或从一
     边向整株发展,因此又称“半边疯”,叶片萎蔫枯黄,茎杆维管束变褐,严重时整株死
     亡。
     7.2 发病原因 定植到开花期, 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盐渍化土壤中
     铜元素缺乏,使植物体抗病性及免疫力差,极易感染黄萎病病菌而枯死 (原因:铜素可
     进入细菌体,使其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其活动和繁殖衍生能力)。
     7.3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制度, 选用抗病品种,例如:快圆茄、紫阳长茄、兰
     州长茄等;嫁接用托洛巴姆作砧木(或毛粉802) ,幼苗期叶面喷施铜制品,定植时每亩
     追施硫酸铜2--4千克, 壮秧防病效果明显;根部灌药,50%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株浇100毫升。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