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草鱼肠炎病治疗一例

   日期:2016-01-2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4    
   2004年6月,某镇养殖场一口二龄草鱼种培育池发生肠炎病,经采用内服外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后,一周即治愈,后期未再发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一、发病情况 

    发病池塘面积10亩,平均水深1.7米,以培养二龄草鱼种为主,适量搭配鲢、鳙鱼,还有鲂鱼、鲤鱼等。6月初发现少量草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去摄食。两天后在池边下风处发现死亡个体,并且池内体色变黑的鱼数量有增多趋势。病鱼游动缓慢,惊吓后稍入水随即又浮水面。捞出病鱼检查,发现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用手轻压鱼腹部,有黄脓液流出,鳃丝及其他部位无病变,而在腹鳍基部有充血、发炎、变色,有些部位溃烂,有许多黏液分布其中,经诊断为细菌性肠炎病。 

    二、治疗方法 

    采用内服药饵,外用杀菌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其步骤如下: 

    1.第一天泼洒消毒剂。选用溴氯海因作为外消药物,按0.4克/立方米的剂量全池遍洒。 

    2.第二天开始投喂药饵。每千克精饲料用捣碎的大蒜头100克、食盐100克制成药饵,每日投喂二次,连喂6天。 

    3.第三天再泼洒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一次。 

    4.第六天又泼洒0.2克/立方米溴氯海因一次,以巩固疗效。 

    5.半月后适量施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 

    治疗后死鱼明显减少,到第4天已无死亡个体,并且体色发黑的鱼也已少见。鱼病基本治愈,到后期这口塘也未再发病。 

    三、治疗体会 

    肠炎病俗称烂肠瘟,是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肠炎病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其发病与养殖管理方法、天气变化、饵料质量、水质恶化程度,以及养殖水体中寄生虫的繁殖数量等因素有关,尤其二龄草鱼种最易感染此病,并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对鱼的危害极大,如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大的损失。从治疗方法上看,仅靠内服药饵不能完全控制该病,部分鱼因患病失去食欲,不能摄食,药饵对此无效果,采用内服外治的综合治疗措施,才会收到明显疗效。 

    四、综合防治措施 

    肠炎病主要发生在春夏、夏秋之交的气温多变季节,即每年的4~7月及9~10月之间,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坚持“四定”“五看”的科学投饵方式。“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五看”即看天气、水温,看鱼的活动及吃食情况,看水体pH值,看水体溶氧量。 

    2.科学调节水质。通过采取定期注换水,施用生石灰,增加溶解氧,施用微生物制剂等方式,保持水体水质清新稳定,溶氧丰富。利于鱼的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机会。 

    3.适时投喂药饵预防。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采用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等方法配制药饵,投喂预防。 

    4.采用综合治疗方式。鱼一旦患上肠炎病,要采用内服外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该病。 

    (1)细菌性肠炎病:外用溴氯海因等杀菌剂,内服肠炎停、大蒜素等药饵。 

    (2)寄生虫性肠炎病:外用晶体敌百虫或鱼虫克星等杀虫剂以及溴氯海因等杀菌剂,内服大蒜素药饵。 

    5.用药一定要用足疗程。投喂药饵一般5~7天为一个疗程。外用药一般用2~3次,可在第一天用后隔日再用一次(寄生虫性肠炎病第一次用杀虫剂如鱼虫克星0.5克/立方米,第二次用杀菌剂如溴氯海因0.3克/立方米)。如需要,第6日可再用一次杀菌剂如溴氯海因0.2克/立方米。 

    6.治疗后及时调节水质,如补充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以保持水体水质呈良性生态循环,利于鱼体的恢复和生长。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