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玉米瘤黑粉病

   日期:2016-01-2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30    
    一、症状 

    病原菌为玉米蜀梨黑粉菌,属于担子亚门,冬胞菌属。玉米被病原菌侵染后,在植株的不同部位都能生出瘤状菌瘿.破坏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供应.造成减产。 

    瘤黑粉病的主要诊断特征是在病株上形成膨大的肿瘤,玉米的雄穗、果穗、气生根、茎、叶鞘、腋芽等部位均可生出肿瘤.但形状大小变化很大。肿瘤有的单生、有的串生或叠生.小的直径不足,厘米,大的长达20厘米以上,肿瘤表面有白色、灰色薄膜, 内部幼嫩时肉质、白色、柔软有叶.成熟后变灰黑色、坚硬。 

    玉米得病后茎上可生出肿瘤,叶片上肿瘤多分布在基部的中脉两侧,以及相连的叶鞘上.病瘤小而多,常半生,病部肿厚突起,成泡状.其反面略有凹入,茎杆上的肿瘤多数是腋芽被侵染后.组织增生。在雄穗上,肿瘤常生于一侧,长蛇状,果穗籽粒上也能形成肿瘤。有的在穗顶形成较大的突出苞叶而外露,有的全穗受害。也能变成一个大肿瘤。 

    二.防治方法 

    防治瘤黑粉病应以种植抗病杂交种为主要措施,配合采用减少菌源的栽培措施,坚持早期摘除病瘤。 

    1.种植抗病品种。目前无抗病品种.较抗病品种如:掖单2号、掖单4号、农大108、郑单958、豫玉22、海禾1号。 

    2.农业防治。病田实行2~3年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厩肥、防止病原菌冬孢子随粪肥传病,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深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均匀施肥,不要太多施氮肥,以免贪青、徒长,应补磷、钾肥。适当施用锌、硼肥。 

    3.药剂防治。种子带病菌是田间发病菌源之一,对带菌的种子可用杀菌剂处理,在肿瘤出现之前。用三唑酮、烯唑醇、福美双等杀菌剂对植株喷药,以降低发病率。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