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春季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日期:2016-01-0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6    
    近年来,在初春季节章丘市的成鱼塘中频频发生气泡病,重病塘鱼类死亡率达到20%,危害较大。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发病情况 

    1.池塘条件:气泡病在本市多发于淤泥较厚的精养高产塘。发病期间池塘水深0.6~1米,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源为地下水和引黄水,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2.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3~4月份,3月中旬~4月上旬、水温6~10℃时为发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偶有发病。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此病,草鱼鱼种和成鱼受危害最大,同池的鲢鳙鱼、鲤鱼次之,重病池鱼类发病率达到80%,治疗不及时病鱼死亡率可达20%以上。 

    3.发病规律:春季池塘开化后,当气温回升、天气持续晴朗、水温升高时开始发病。条件相同用生石灰清塘的池塘发病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生石灰的池塘;鱼种春放的池塘,发病率、受危害程度大大高于秋末冬初放养的池塘。 

    4.病症:发病初期,池塘内少数病鱼感到不适,在水面作混乱无力的游动,不久鱼体出现气泡。随着病情的发展,鱼体气泡逐渐增多、增大,发病池内病鱼也逐渐增多并昼夜漂浮于水面。捞起检查,病鱼体表、鳍条、头部、眼眶周围布满气泡,鳍条间充血,尾鳍充血尤为严重,少数病鱼鳞片竖起;鳃丝微血管内亦有气泡,动脉球充气膨大;解剖检查,病鱼肠管、肠系膜、肝脏表面亦有气泡分布,部分病鱼鳔高度充气。病鱼身体失去平衡,生理机能受到严重影响,体力过度消耗,漂浮于水面最终死亡。 

    二、病因分析 

    通过对发病塘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得出,水体中溶氧过度饱和是引起气泡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池用足量的生石灰清塘并注水后,由于钙离子的作用,各种营养盐类从底泥中重新释放到水体中,池塘肥力得到明显提高,为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丰富的钙盐在水体中建立了有力的缓冲系统,使池水保持稳定的弱碱性反应,并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储备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当气温回升,天气晴好,由于池水浅透明度又大,在强光照射下,光合作用旺盛,造成池水中溶氧过度饱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重病池池水平均溶氧量在25毫克/升以上),引发气泡病。 

    三、治疗 

    1.发病池全池泼洒5~7克/立方米的食盐,每天1次,连用 2~3天,同时长时间加注新水。该项措施操作简单,对发病较轻的池塘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病鱼死亡,但对发病较重的池塘效果往往不明显。 

    2.发病较重的池塘,将池水排出1/2,然后全池泼洒0.8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控制浮游植物量,12小时后加注新水至原水位。一般2天后病情可得到缓解,对部分效果不明显的池塘,继续换水1~2次病情即可有效控制。 

    四、预防措施 

    近几年的防治实践证明,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气泡病的发生。 

    1.淤泥较厚的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使池底淤泥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鱼种放养前少施基肥。对淤泥较厚、清淤难度大的池塘,清塘时用其它清塘药物替代生石灰,尤其是上年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做到这一点。 

    2.做好鱼病监测工作,该病流行季节勤测池塘溶氧量,若水体溶氧量超过20毫克/升时,应及时采取泼洒硫酸铜、注水、换水等措施降低溶氧量。 

    3.改鱼种春放为秋末冬初放养。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