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误捕胭脂鱼的救治

   日期:2015-12-2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46    
    胭脂鱼属于鲤形目胭脂鱼科或称亚口鱼科。本科大多数属种分部于北美洲,现存约14属,近80种。本种是迄今所知亚口鱼科分布于我国也是亚洲大陆唯一的种。为单型属、种。分布在长江、闽江两大水系。目前,闽江中已属少见,现存个体多见于长江水系。在鱼类系统分类和动物地理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胭脂鱼个体大,生长较快,是传统的名贵经济鱼类,加之其幼鱼体型奇特,花纹鲜艳,易饲养,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以前,胭脂鱼的渔获量以长江上游为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建坝截流、长期过度捕捞和水体污染,再加上其自身繁殖力低、发育时间较长等不利因素,导致了胭脂鱼野生资源总量的急剧下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明显低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和达氏鲟,闽江的胭脂鱼野生种群几近绝迹。因此,救护工作显得十分迫切。 

    1 救治 

    1.1 水质要求 

    误捕的胭脂鱼伤口绝大多数由钩具类所致,其创面也多在鱼体腹部和背侧部。受伤的个体在水中腹部朝上,身体失去平衡。治疗前我们首先选择一座4x2x1.5m的室内水泥池,注入已曝气4-5天的自来水,放入胭脂鱼前将鱼体浸泡在2--3mg/kg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5分钟。饲养水体中加0.2―0.4mg/kg呋喃唑酮水溶液。水温保持在 22--25℃,水体每天更换1/4左右,同时加强增氧,这时胭脂鱼摄食能力强,有利于体质恢复。 

    1.2 抗菌药物的选用 

    对胭脂鱼受伤部位取样,病原菌经分离鉴定主要为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用这3种致病菌的混合培养液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细菌对青霉素、氧霉素、四环素均产生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4种抗菌素敏感。因此,我们常用氧氟沙星制成软膏涂于胭脂鱼受伤部位,而交替使用其它3种抗菌素,并参照人体单位体重用量,对胭脂鱼进行肌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小结 

    2.1 从胭脂鱼的受伤处分离出3种不同的致病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如果水温过高、水质不良时,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疾病暴发。因此,对水质的严格控制是救治误擒胭脂鱼的关键。 

    2.2 胭脂鱼生性胆怯,喜静,对光线的刺激较为敏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饵料有选择,不同个体的饲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应分开饲养。误捕的个体大多数受伤。因此,救护工作应做到及时、有效,救护设施和条件要求完备。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