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南京浦口:试验“稻鳖共作” 效益劲增近十倍

   日期:2018-10-2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    浏览:296    评论:0    

  秋收至,稻田美,老鳖肥。南京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社区村民赵学山家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边上一圈回字形水沟里,工人们正在捕捞老鳖,一派丰收景象。

  稻田里养蟹、养虾、养鱼、养老鳖……这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能够实现一地双业、一水两用,一亩双收,由于大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很好的效果。赵学山是水稻种植大户,过去种杂交稻,每亩收益约在1500元左右,扣除土地流转的费用和种粮的成本,每亩净收益只有200多元。今年试验“稻鳖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老鳖收益加上改种高品质粳稻的收益,每亩净收益超过2000元,效益增加了近10倍。“今年第一年试验,没有经验,老鳖跑了一些,相信明年收益还会更好一些”。

  赵学山介绍,“稻鳖共作”是在每年6-7月份,水稻插秧以后,放养0.8-1.2斤的老鳖苗种,一般每亩放养50只,等到了水稻收割的季节,老鳖也长到1-1.5斤左右,即可上市。老鳖通过稻田野化,品质有了极大改善,“我养殖的老鳖属于半野生,今年的行情大概在80元/斤,比市面上老鳖价格高一倍。”

  除了老鳖的收入,稻田里的稻米也因为品质提升而身价倍增。由于老鳖在稻田里抓虫为食,水稻病害少了,农药施用量比往年减少了80%,此外老鳖的粪便可以就地作为水稻的有机肥,化肥的施用量比往年减少了60%。虽然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但种植出来的都是有机大米,口感更好,赵学山也计划着今年打自己的大米品牌,这样售价也会更高些。他说:“今年我拿出285亩田进行‘稻鳖共作’试点,尝到了甜头,明年我要扩大面积,准备发展到500亩。”

  赵学山的发家致富得益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南京市的大力推广。去年,市农委就召集部分种植大户进行集中培训,并外出观摩,学习“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各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市水科所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还定期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