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周河村是全区有名的贫困村,132户村民分散居住在狭长的沟道和山梁上的土窑洞和烂瓦房里,办事、赶集得走5公里的路才能到塬上搭车。用村民的话说就是,“下坡上梁有22道弯,真是山高路险。”2011年,周河村被确定为耀州区移民搬迁重点村之一。2016年12月,随着最后一批贫困户入驻幸福家园,全村完成整体搬迁。
周河村民告别土窑洞、烂瓦房,搬进了花园式的新农村,但耕地还在沟底,牲口也不能养到新房里来,面对这个问题,村支书徐重江召开了村民大会,大家集思广益,一致同意把闲置的老宅基改造成羊圈、猪圈、鸡舍,发展养殖业。
村支书徐重江告诉记者,近年来,全村通过“金融+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村里的互助协会资金,由合作社牵头,养殖奶山羊和肉猪养殖。从前年开始,周河村共为村民发放300余只奶山羊,80只猪和2头牛。截至目前,全村奶山羊存栏400余只,猪700余头,肉鸡2万多只,肉牛存栏24头。以前的废弃老宅基成了产业兴旺的“养殖场”。
55岁的韩文茂是周河村最小的奶山羊养殖户,从前年开始养羊,他的日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他脱了贫。韩文茂告诉记者,2016年,政府分给他10只奶山羊,羊住进瓦房改造的羊圈,既保暖又安全,第一年就下了好几只羊羔。经过两年的发展,刨去去年卖了的10只羊,韩文茂还剩23只羊。他说:“我这些羊里头,有好几只能卖到2000块钱以上,粗略估算下,这些羊总共能值两三万元,我也是有资产的人了。”对未来,韩文茂信心满满。
徐重江告诉我们,去年全村仅奶山羊一项产业共收入20万元,平均每户有8000-9000元的收益。现如今,养殖业已成为周河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养殖场”盘活了周河村废弃的老宅基,不仅让贫困户脱了贫,还扩大了养殖规模,实现了全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