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2点,上海市委党校海华教学楼大厅人头攒动,热气腾腾,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市农委等39个职能部门各就各位,现场接受委员咨询。市农委的“摊位”正对着大厅喷水池,吴嘉敏委员第一个来到摊位前咨询,3000公里外的西藏亚东县鲑鱼人工繁育场正是他最大的牵挂。
“三年了,当初投下首批2300多万粒的鲑鱼受精卵,估计今年能产出商品鱼几十万斤,但要让西藏当地养殖户增收致富,关键是要打开销路。”2015年,一个精准扶贫项目——亚东鲑鱼人工繁育场在西藏亚东县落地,这是西藏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鱼类繁育场,也是上海对口支援西藏地区发展的第一个大型水产建设项目。作为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抽调科研力量,帮助当地养殖户解决了“亚东鲑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问题。此次咨询会,吴嘉敏委员希望依靠上海大市场,打开“高原冷水鱼”销路,一方面提高对口支援地区农民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能让上海市民品尝到优质水产品。
市委农办、市农委秘书长邵启良与吴嘉敏委员对话了二十多分钟,其间,邵启良仔细询问“亚东鲑鱼”的情况,看了养殖场繁育的照片,随后,还带着吴嘉敏前去市食药监局“摊位”前咨询。邵启良告诉记者,“通过食药监第一关认证许可后,接下来,市农委可以通过专场营销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将优质水产品推介给市场,使农业产业扶贫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