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技术成为推动渔业发展主动能,绿色养殖持续发展成为渔民共识,稻渔综合养殖规模效应显著……日前,在宜昌枝江召开的全省渔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现场会暨稻渔综合养殖培训会上,枝江渔业的“华丽转身”赢得满堂喝彩。
和长江流域其他地区一样,枝江也曾碰到过水网养殖密度过高、水质退化等系列渔业生态问题。近几年,枝江加快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收效明显。
当前,枝江8座湖泊56个水库5万亩水面全面退出精养,转为以适量投放滤食性鱼类(花白鲢鱼)的生态洁水型渔业。
对接市场需求,枝江不断优化精养鱼池品种结构,增加优质高端品种放养比重,全市近7万亩精养鱼塘中优质高端品种放养比例达到80%。总量减了、结构优了,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渔民收入也增加了。
枝江还开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试验示范,与高等院校展开密切技术合作,积极引导渔民开展渔业装备的改造与升级,提升渔业科技含量,彻底改变了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传统养殖模式。
2016年底,枝江一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池塘工业化改造,一期建设了4条养殖槽,每条120平方米,其中3条养殖鲈鱼。目前初步测算产量可达每平方米250斤,纯利可达2000元每平方米,一条养殖槽纯利就达20万元。目前,该基地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双认”证书,正在探索建立水产品追溯系统,占地120亩的基地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1500万元,比传统养殖效益放大15倍。
水产部门因势利导,组织50多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前来观摩,成功促成了工业化池塘养殖在枝江扩容。目前全市在建或规划建设基地达10多处,预计全年可建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30套3000平方米。
此外,枝江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万亩,借助地方特色推广的“藕——鳖、藕——鳅、藕——虾”等模式总面积也达到500多亩,综合种养占用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缩减,能带来双份收入,是省农业厅正大力推广的新型养殖模式。
今后,枝江还将不断推进养殖模式现代化、养殖技术标准化、销售道路电商化,向着“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目标,不断壮大渔业发展,带动渔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