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气温有所下降,忠县金鸡镇木坊村的陶友洪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药用银杏的生长情况。让陶友洪欣慰的是,没有遮阳的地方,叶子虽然枯焦了,树还没死,他所种下的50亩树苗大多数成活了。
银杏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陶友洪从一个药材种植中介商那里获知这一信息,就详细地了解银杏的种植条件,发现他所在的木坊村适宜规模种植银杏。
眼看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里大片的土地被荒废,陶友洪想把这些撂荒地利用起来。今年春节期间,他找这些举家外出的农户商量租用土地的事情,大家都欣然同意。
随后,陶友洪与药材种植中介商签订了收购合同,银杏叶以保护价收购,为种植银杏增加了一份保险。
得知陶友洪要租荒地,很多农户争着让他租用自家的土地。摸着石头过河的陶友洪不敢大规模租用,他首次种植银杏,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流转了50亩连片撂荒地。
今年春节过后,陶友洪和家人齐上阵,将撂荒地里比人还高的杂草除掉再翻耕。
今年3月,由药材种植中介商提供的银杏种子撒在了地里。
“种50亩,我们几乎不请人,除草、施肥我们一家就能完成。”陶友洪介绍,种植能不能成功还说不清楚,他们控制了种植规模,一旦失败,损失也不会太大。
第一年种植的银杏受不了高温,陶友洪在银杏地里间种了青蒿,通过青蒿为银杏苗遮阴。但是,因为缺乏经验,青蒿间距过大,遮阴效果不好,今年夏天高温来临时,不少银杏苗被烧焦,庆幸的是树苗存活了下来,只有遮阴效果好的银杏苗仍旧枝繁叶茂。
“明年树大了,高温的影响就小了。”眼看着大部分树苗得以存活,陶友洪的心踏实了很多。
再过一个月,银杏叶就可以采摘出售了。银杏种植头年就可以摘叶,按合同约定1.6元每公斤的价格计算,陶友洪的银杏叶亩产值预计近1000元。
“熬过前两年,后面每亩产值会有四五千元。”陶友洪对种植银杏充满了信心。
陶友洪是木坊村种植银杏的第一人,看到他种起了银杏,同村有20多个农户“你一亩、我半亩”的也跟着种。
上个月月底,陶友洪表弟冉勇也回家了,表示要跟他一起联手种植银杏。 20多岁的冉勇在外开餐馆,他盘掉餐馆,带着所有的积蓄回到木枋村。
“我了解银杏叶的药用用途广,很多制药厂都需要,我哥今年种植开了个好头。”冉勇回家后就开始流转土地,计划利用撂荒地连片种植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