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建议

   日期:2017-08-0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86    评论:0    

  2015年,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山东作为农业大省,马铃薯出口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马铃薯没有得到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种子储备等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与财政补贴。在我国,马铃薯一直作为杂粮作物,除了国家设立的小范围、少量“原种生产补贴”没有享受到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种子储备等相关国家政策。

  马铃薯种薯没有纳入国家种子储备计划。马铃薯具有生育期短、适种区域广,单位面积产量高等突出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灾后补种的最佳粮食作物。但我国一直没有将马铃薯纳入国家农作物种子储备计划,难以发挥马铃薯在保障灾后粮食生产、粮食供给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种植品种单一,深加工发展滞后。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为主,品种搭配不合理,以鲜食性品种居多,虽然引进推广了“荷兰7号”等优良品种,但这些品种主要用于鲜食,不适合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阻碍了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落后,马铃薯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产业链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农民只负责生产,合作社和政府也只是帮助销售、生产粗淀粉、粉条、粉皮等低端产品,全粉、变性淀粉、薯条膨化食品等高端产品深加工企业少且不成规模,技术含量低。

  对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的建议

  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国家将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储备计划。我国目前粮食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进口比例逐年增加。将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储备计划是“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保障之一。按我国马铃薯产量的18%进行加工储藏,可增加粮食储备1000万吨以上。马铃薯由于其生育期短、适种区域广,单位面积产量高等突出特点,通常是我国灾后补种的最佳粮食作物。将马铃薯种薯纳入国家农作物种子储备计划,有利于发挥马铃薯在保障灾后粮食生产、粮食供给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马铃薯储存期长,加工成淀粉、全粉后,合适条件下可储藏15年左右不变质,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要尽快将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生产补贴范畴。一是国家需出台有关文件,制定有关惠马铃薯种户政策,防止再发生因政策而引致的“重粮轻薯”现象。二是按马铃薯种植面积向农户兑付补贴,使种植马铃薯的农民能享受与种植水稻等主粮作物同等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多项政府扶持政策,以保护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国家设立马铃薯品种和栽培技术创新重大科技专项。一是有利于从国家层面协同解决马铃薯主粮化所需要的专用品种改良、不同种植区域的水土及温光资源合理利用、西南及南方冬种区全程机械化生产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马铃薯冷链运输及现代仓储物流体系构建、主食加工品种研发等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二是在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中,对马铃薯科研项目,如品质、熟期、抗性的调控机理与改良,冬作、节水、与机械化生产配套的栽培生理,营养及主食产品开发等应用基础研究给予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三是为主粮化战略实施提供先进、持续、时效性强的技术支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