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3月底,麦草畏共有登记产品75个,其中生产企业34家,制剂生产企业32家,原药登记34个,制剂登记41个。制剂登记多以复配产品出现,其中复配最多的成分是草甘膦和烟嘧磺隆。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登记证不少,但多数企业属于跟风登记,实际上三分之二拥有登记证的企业目前并没有生产麦草畏原药或制剂,国内相关产品的销量也非常令人尴尬。记者采访了众多业内人士和北方一些种植户,均表示对此产品不了解。
据了解,国内实际在生产的企业有90%以上的麦草畏原药是销售国外,在国内制作制剂销售的量很少。外企也未在国内销售相关产品,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国内市场种植户需求量不大,目前无销售麦草畏也未有计划推行。”
有关人士认为:这种情况主要与我国种植结构与农户用药习惯有关。种植结构指国内不像国外种植抗麦草畏转基因作物较多,需求量较大。其次,国内种植户用药习惯偏向选择性价比高的除草剂品类,如草甘膦,并对它们的使用方法比较熟悉,不会轻易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