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茶乡父子兵 带动茶农致富路

   日期:2017-01-23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58    评论:0    
  1月22日,雅安市在名山区联江乡藕花村,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人,正在茶地里忙碌。乍一看,今年68岁的周杰和普通茶农没什么两样,殊不知,他却是茶界远近闻名的专家。他倾尽一生心力选育的优质茶种,为雅安茶农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个想法
 
  为之奋斗一生
 
  今年68岁的周杰是联江乡茶树良种场场长。看着眼前的数十种新培育的品种,周杰感慨万千,“我已在茶地里与茶共处了40年。”
 
  1977年退伍后,周杰回到藕花村茶场管理茶园,慢慢得知名山过去主要引进的一种良种茶树苗,每株成本超过1元,于是,他下决心研发成本低、适宜本地生长的茶树苗。
 
  茶树新品种培育周期长,有时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意味着自己的努力很可能没有结果。
 
  选择了便没有后悔。为了收集茶树生长的第一手资料,烈日下、大雨中,常常能看到周杰蹲在实验茶地里搞研究。
 
  14年的时间,就在这种坚守中悄然流逝,最终,1994年,周杰从265个生长优良的单株茶树品种中,选育出了“名山白毫”和“名山早”。2005年,““名山白毫”被评选为国家级茶树良种。
 
  新品种的推广,让不少茶农日子越过越好。不仅是名山,这两个茶树品种更成为近年来我省宜茶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栽品种。此外,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北、江苏、广西、重庆等地的茶农,也广泛种植这两个品种的茶树,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马上要70岁了,今后主要协助儿子搞茶树良种培育。”这是周杰另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一个身影
 
  引领前行之路
 
  “这是黄金茶!”
 
  在联江乡茶树良种场,周杰正和39岁的儿子周维智交流着。周维智从小就跟着父亲进茶地,认识了各类茶种。1997年,周维智退伍回乡,看到父亲仍然在茶地里劳作,父亲老迈的身影打消了他外出闯荡的想法。
 
  那一年,正是周杰选育两个茶树良种的时候。为了寻找适宜培育的茶树种苗,周维智走遍了名山的所有乡镇。
 
  新品种需要推广,为了让茶树良种产生效益,带动一方经济,周维智跟着父亲在好几个乡镇建立茶苗繁育基地,并无偿把良种茶树枝条提供给当地群众扦插。
 
  多年的推广见到效果,经过实践,群众在良种茶种植上尝到了甜头,仅2004年—2008年,名山每年扦插良种茶苗面积达2000亩以上,年外销良种茶苗4亿株,年均销售额800万元。
 
  一个承诺
 
  力争再上台阶
 
  多年求索,周杰从茶叶门外汉一步步成为茶叶土专家,被评为农村高级技师、中级评茶员。
 
  从父亲手中接过选育茶树良种的重担后,周维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茶树良种选育工作。
 
  目前,周维智管理的茶树良种场内,正培育着300多株单株优良茶树。父亲的成功,激发了周维智选育更多良种茶树品种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层层筛选,他先后选出10余个品种进行培育,最终确定了3个绿茶新品种进行精心选育,力争再为名山增加三个良种茶树品种。
 
  “我还要继续努力,做好一个选育茶树良种的茶农。”周维智也很谦虚,他和父亲一样,都称自己是“茶农”。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