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设立全国首个内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后,从重庆口岸进口的肉类产品数量猛增。记者12月21日从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今年1月1日至12月20日,重庆共进口肉类98批次、1987.7吨、货值299.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倍、3.3倍和1.2倍。目前,重庆地区共有进口肉类备案收货企业66家,较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获批前增加了22倍。
据介绍,重庆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后,能享受的贸易便利包括:检疫审批时间由过去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放行时间由平均10个工作日降低至4个工作日、江北机场口岸与寸滩口岸进口肉类冷链查验一体化设施共享,同时,重庆口岸大通关从“串联”变成“并联”,进口肉类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上述措施让重庆进口肉类产品成本明显降低。以前,进口肉类产品需要从沿海口岸结关再公路运输至重庆,每个货柜需要运输费1.6万元。现在,通过江海直运到重庆报关报检,每个货柜运输费可节省9000余元,折合每吨约节省420元,预计全年将为企业节约运费83万余元。
农业部预测,2020年我国肉食需求总量将达到1亿吨,其中大约有1000万吨的进口肉类需求缺口。重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在西南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可辐射云贵川渝近2亿人口。据估算,仅重庆、四川每年消费进口肉类产品近70万吨,按20%在重庆进口计算,重庆口岸每年预计进口需求量将达14万吨,货值4-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