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黄祖伍:回乡也有致富路,增收仰仗猕猴桃

   日期:2016-11-0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32    评论:0    
  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总兵安村猕猴桃基地,密密匝匝的猕猴桃挂满枝头,煞是喜人。“这里的猕猴桃不仅个头大、味甜,而且保存期长、口感好。”基地负责人黄祖伍说。
 
  黄祖伍是竹山县宝丰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多年,想发家致富,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2012年,他在四川省兴安县看到大规模种植的猕猴桃,当时就有了回家乡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于是,他就在网上查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行情、市场价格。通过初步分析,他觉得在竹山县发展猕猴桃是可行的。2013年,他再次到四川省兴安县学习猕猴桃基地建设、管理等技术。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他对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有了明确的构思。说干就干。他将基地选在总兵安村。
 
  总兵安村位于麻家渡镇以西5公里处,过去是一个贫困小山沟。
 
  2013年,麻家渡镇加大以总兵安村为核心的谭家河片区综合开发,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
 
  2014年,黄祖伍抢抓机遇,通过流转土地,注册成立了润安家庭农场,发展猕猴桃产业,主打红阳、徐香、翠香、黄金果、海沃德5个品种。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他发展的300亩猕猴桃挂果上市。
 
  猕猴桃产业初见成效,如何带动乡亲们真正脱贫致富?
 
  黄祖伍说:“山区农民信息闭塞,增收致富无门路。我带头做个样子,让山区农民看到开发绿色产业的美好前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他主动和总兵安村两委一班人、群众代表进行了多次探讨,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尝试了“市场合作共赢”模式(即“五三二”分成模式),采取“政府引导、部门配合、项目扶持、公司牵头、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建设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建成冷冻库。由总兵安村委会集中连片流转1000亩土地,整体发包3年建设猕猴桃产业园。建成丰产后,黄祖伍将按流转的面积返还农户自行生产管理,村委会负责协助管理,他负责外联市场技术指导服务,并以市场初始价格组织产品回购及包装销售。目前,在猕猴桃基地“上班”的农民就有60人,人均年收入达15000元。猕猴桃产业园建成丰产后,亩产可达到2500公斤,按每斤15元计算,亩产值就可达到75000元,成为总兵安村一大致富支柱产业。
 
  黄祖伍在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同时,时刻关注着村上贫困户的脱贫。去年,他吸纳本村一组贫困户45户,既流转了他们的土地,又让他们在农场务工,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和致富信心。去年后5个月,黄祖伍累计发放贫困户务工费30多万元,土地流转补贴20万元。
 
  总兵安村已被评选为“湖北省绿色示范村”“湖北省省级生态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打造了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民俗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谈到未来打算,黄祖伍信心满满地说:“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将进一步加强猕猴桃产业园管理,提高建园标准,深化产品加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建成猕猴桃产品加工厂,实现猕猴桃产品深加工,以增加产品附加值,让猕猴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