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累累,走进临泽县沙河镇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成片的鲜食蔬菜长势旺盛、郁郁葱葱,一座座钢架拱棚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瞧,这边刚刚栽植的娃娃菜才伸出了几枝嫩叶,那边熙熙攘攘的工人已经开始收获;这边还在除虫施肥,那边却已经开始耕地覆膜种植三茬……现场翻地、拉菜的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产业工人们三三两两,除草、施肥、铲菜、装车,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以来,该镇把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蔬菜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持续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步伐,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装备水平,着力拓展蔬菜市场,全镇蔬菜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优布局促改革强势推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该镇以市场需求和综合效益为导向,积极推进政策创新,着力提升组织化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社”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等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采取直接投资、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不断巩固提升现有蔬菜基地,发展一批带动型蔬菜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连片种植,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并通过规范各经营主体运营行为,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向蔬菜种植企业、规模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集中。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菜农合法权益,提升全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该镇还积极推进市场信息、种植技术、生产资料等公开服务,统筹整合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改善蔬菜种植区域灌溉水渠、生产用电、道路通达、土壤地力等条件,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今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占到全镇耕地总面积的26%,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至目前,该镇已建成百亩以上高原夏菜标准园5个,发展各类果蔬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13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万亩以上;投资540万元的38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完工,投资800万元的7000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蔬菜产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提质量重品质打造绿色名优品牌
该镇注重从“优”,强化优质生产,建立“全面覆盖、全程监督、权责明晰、精细管理、科学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持续推进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大力推进农产品安全质量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该镇通过制定蔬菜种植加工技术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并建立生产记录和销售台账,实现生产档案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溯,并不断强化投入品管控和生产过程监管,持续开展农资使用专项整治,强化农资常态监督管理,推进“放心农资”进基地、进村社,从严把好蔬菜生产农资准入关;不断加强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冷库蔬菜加工、贮存、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管理,强化“三品一标”蔬菜基地认证及标志管理,加快蔬菜产品品牌培育,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一批品牌蔬菜和名牌蔬菜,全力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能力。至目前,全镇农资经营户均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在各生产基地、超市建设快速检测室3个,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3个,检测各类蔬菜30多个品种,600多个批次,蔬菜质量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各类有机、绿色、生态的蔬菜品种走俏市场。
强项目延链条稳步提升综合效益
该镇持续加快沙河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积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引导蔬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把发展蔬菜深加工作为推动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为企业发展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通过招商引资、联营联合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的加工型蔬菜龙头企业,发展多形式的加工业,不断提升尾菜商品化处理水平。着眼东南沿海市场需求,培植新型蔬菜加工企业,引进速冻蔬菜、脱水蔬菜、酱菜加工、蔬菜汁及饮料等新型蔬菜加工制品企业,加快冷贮设施建设,提高蔬菜贮藏保鲜能力;注重产业配套建设,大力扶持为蔬菜产销配套的种子、棚膜、农药、肥料、包装箱、育苗盘、制冰、预冷库、冷链等产业,降低蔬菜产销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至目前,供销百惠农产品物流园、三分地、五三果蔬专业合作社果蔬交易集散中心已建成,建设冷库8座、库容6.2万吨,配套建设网套、保温箱、制冰等加工车间,并协调引进四川周萝卜公司酱菜加工、福建漳州百汇绿海公司蔬菜冻干、升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等企业,加快尾菜处理,酱菜、冻干蔬菜加工等附加产品生产项目实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