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场面积8667万公顷,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然而,传统可抵押工具的缺乏一度使拥有广阔草场资源的内蒙古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近日,中国网财经记者在内蒙古牧区走访时了解到,在很多银行对养殖业敬而远之的背景下,中信银行逆势而为,创造性地采用“存栏泌乳奶牛抵押”的方式,为种牛公司犇腾牧业授信1.5亿元。
中信银行认为,对部分内蒙古企业来说,核心资产就是规模化的牧场和奶牛。
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相关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介绍道,2013年初,分行经实地考察发现,犇腾牧业作为蒙牛、伊利两大乳业集团的原奶供应商,牧场资源优势明显、主营业务突出,虽缺乏传统的房地产抵押工具,但其核心资产牧场和泌乳奶牛价值不菲。“2013年前后,一头泌乳奶牛价格在2万元左右,犇腾牧业当时奶牛存栏数为1.5万头,市场价值就是3个亿。”中信银行方面称。
事实上,出于对生命周期风险的担忧,很多银行当时对养殖业望而却步。不过中信银行方面则表示,一方面犇腾牧业的母公司赛科星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种牛公司;另一方面泌奶奶牛在贷款期间会通过保险控制风险。中信银行方面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旦出现诸如瘟疫等特殊情况,保险赔付金额将能够覆盖损失。
在与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合作后,犇腾牧业快速增长,在一年多的时间中,该公司的奶牛存栏量就增加到了4万头,公司资产总额也增长到了15亿元,年销售额近3亿元,利润近3500万元 ∧腾牧业的母公司赛科星也于去年11月登陆新三板并入围创新层。
中信银行方面透露,在犇腾牧业经历快速增长期后,活体抵押的模式受到很多商业银行的关注,这种模式目前也仍在扩展。目前,中信银行采用生物活体抵押方式所扶持的民营企业已经达到四家,综合授信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