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德州科学引黄保障农田灌溉 丰蓄枯用冬蓄春用

   日期:2016-04-21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06    评论:0    

  当前,全市许多地区的麦田已经灌溉完毕。在平原县恩城镇刘江村,村民刘俊山指着自家的几亩麦田高兴地说:“今年黄河水来得及时,我早早就给麦子浇上了水,今年肯定又能丰收。”

  近年来干旱少雨,我市农业灌溉主要依靠黄河水。在黄河上游主干流来水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市水利局科学引调黄河水,“丰蓄枯用,冬蓄春用”,建立起“引得出,用得上,留得住”黄河水资源的长效机制,年均引水近14亿立方米,保证了我市工农业用水及570万人口饮水。

  科学引黄保障用水

  由于黄河水从上游齐河到下游庆云需要20多天的时间,为保证全市小麦喝足返青水,今年农历正月初八,我市水利部门就开始引蓄黄河水。目前,已累计引蓄近4.3亿立方米。

  德州引黄工程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通过潘庄和李家岸两条输水线路供给全市13个县市区。

  近年来,黄河上游主干流来水逐年减少,特别是去年,上游来水较前年减少了近三成,而另一方面,德州工农业发展迅速,需水量进一步提升,我市黄河水供需矛盾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市水利局积极应对,打好引黄战役。“每年,我们都会派出专人根据我们的用水计划向黄河河务部门申请用水指标,争取政策倾斜和支持。”市水利局引黄办公室副主任王志强介绍。

  此外,市水利局还根据黄河上游的来水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打好时间差。每年的冬天,按照“丰蓄枯用,冬蓄春用”的原则,利用黄河冬凌形成前,积极引入黄河水,并充分利用河道、水库和坑塘,为各县市区储备黄河水,为第二年春灌做好准备。

  服务农业灌溉促丰收

  德州是农业大市,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先保饮水,再保用水,按照以量定供、轻重缓急的供水原则,我们对各县市区实施按计划按需求的统一调水。”王志强介绍,“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市61万余公顷耕地的农业用水,我们按照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实施分区、分片、依次轮流灌溉,尽可能地缓解农业用水紧张。”

  为保水质、节水源,市水利局对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灌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河道清淤、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引黄干渠的输水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此外,积极进行引调水信息化建设,对潘庄引黄干渠5个流量以上的闸门进行集中控制,按照计划启闭控制闸门,入马颊河输水率从原来的48%提高到58%,保证了下游用水。“通过有计划地引水调水,去年,我市有52万余公顷粮食作物可普浇4至6遍水。浇上黄河水的地,农作物亩均增产100公斤,有力推动了德州粮食的连年增产。”王志强说。

  严格管理确保用水安全

  黄河水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市水利局通过灌区测流测沙、普查口门、巡堤执法等工作,保障引黄水的安全。

  着眼于灌区统一管理和体制改革,针对管理战线长、警力不足等实际情况,市水利局与公安部门联合,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机制,走出一条依托基层,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以执法带动管理的路子。2013年,潘庄引黄灌区派出所民警深入基层站所办公,做到“发案现场在一线,案件处理第一线,堤防管理最前线”。2014年,又成立了以引黄灌区派出所为主体,中心所、县所为载体的齐河、平原、禹城水政监察中队,实现了县乡村层层管理的网络执法模式。至此,我市建立起水政执法、地方公安、工程管理人员和电子监控网络“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我市的引黄工作真正进入了法治化管理模式,有效防范了各类破坏性水事事件。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