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三亚同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共同参观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向各位领导人介绍了现场展出的最先进的杂交水稻品种。李克强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海南三亚国际会议中心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同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出席。
李克强指出,加强澜湄合作,让澜湄各国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是地区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就是要握指成拳,齐心协力谋求合作,集中精力推动发展,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李克强指出,澜湄合作是新生事物,应坚持以下四个导向:
——共促和平稳定。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幻,澜湄流域各国都是分不开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为各国乃至本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利益多做加法和乘法,培育持久和平、稳定发展的深厚土壤。
——坚持发展为先。要把发展作为贯穿澜湄合作始终的优先目标,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要坚持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务实前瞻、开放包容的原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参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依托项目推进。现阶段可根据各国国情,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方向探索合作,同时重点落实好“早期收获项目联合清单”确定的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合作。
——促进开放包容。澜湄合作并不封闭排他,而是开放包容的。澜湄合作的三大支柱,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三大支柱高度契合,我们欢迎其他东盟成员国积极参与和提供支持。澜湄合作也完全可以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等既有机制相互补充。我们也欢迎域内外其他国家支持澜湄合作进程。
李克强强调,当前,中国和湄公河国家经济发展虽然也遇到一些新挑战,但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六国通过澜湄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能顶住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促进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李克强就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第二,加强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 第三,聚焦可持续发展议题。 第四,构筑人文交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