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位于慈利县零溪镇锣鼓村的红苔菜种植基地里依然一片繁忙。一望无际的田地里,恒鑫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正组织在家门口务工的村民采摘红苔菜,随着一筐筐红苔菜装车外运,村民个个喜上眉梢。
在落实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中,蔬菜产业明确为重点发展的八大主导产业、十大示范片区之一。恒鑫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正是看好这一政策,由此想到以自己家(锣鼓村)为中心发展蔬菜种植,带动村民发展蔬菜生产,与当地村民一同走上致富路。
采访期间,村民尹奶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现在每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对于像她这样接近70岁的老人来说已经很好了,出去打工不现实,每天就在家门口的基地里采摘蔬菜很满意。原来一到冬季,村民基本靠打麻将、闲聊度日,农村冬季田地抛荒极为严重,如今,她们会在早上7点钟准时上工(去基地采摘红苔菜),多劳多得的绩效方式让她们干劲很足。长此以往,村里面的风气得到改善,田地里一片红油油的蔬菜,充满了生活的希望。
作为慈利县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恒鑫(公司简称)在其发展模式上有诸多特色优势。该公司与湖南农大和长沙马王堆蔬菜市场批发商达成合作协议:“公司”负责组织农户进行蔬菜生产,“院校”负责提供蔬菜种子和种植技术,“市场”负责蔬菜产品销售,逐步形成了“公司+院校+市场+基地+农户”的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目前,锣鼓村的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000亩,因蔬菜种植经济效益较好,该公司解决当地500多名农民就近就业,支付工资总额190万元,年土地流转金达300万元,成功实现原来”输血型”帮扶向“造血型”产业发展转变,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慈利县农业农村工作办副主任表示,恒鑫通过“一乡一品”(集中种植一个蔬菜品种)的规模种植,悄然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取得一定的话语权,解决了蔬菜在市场上价高价低的矛盾。在今后的发展上,慈利县势将打造“慈利蔬菜”品牌,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