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湖南怀化市的主要农副产品,今年的收成明显比往年要好,但许多细心的朋友却发现,不少地区、县市的大量柑橘却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滞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此,记者特意进行了走访,一探究竟。
气候影响 品质下降 中低档柑橘滞销
据了解,今年我市柑橘生产面积增加了1600多亩,总生产面积124万亩,总产量达140万吨,比去年增产10%。柑橘虽然增产了,但今年采果期受长期阴雨天气的影响,柑橘的品质品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记者走访城区中心市场、迎丰市场等地,发现冰糖柑、椪柑等柑橘销售并没有像过去年前市场那么火爆。一位在中心市场摆摊的李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我的冰糖柑好多都是安江、芷江来的,便宜的卖一块多一斤,好的有麻阳冰糖柑,两块多到三块多一斤。但是销售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一位采购水果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国内置办年货的选择多了,水果种类也多,像我们家里柑橘买一点吃就够了,也没必要多买。”市场上,许多柑橘摊纷纷打出“特价一元一斤”等招牌吸引顾客,却也少有人问津。
打开微信朋友圈,许多朋友都会发现,一夜之间,朋友圈被“请你帮帮贫困村果农,买点柑橘吧”、“帮亲戚家卖柑橘,品质过硬”等友情广告充斥。线上线下,卖柑橘的还真不少。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销售市场不景气,人们购买力下降,全国各地农产品都出现普遍滞销的现象。”市农委经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孙太安向记者介绍。
同时,柑橘滞销与我市果农片面追求高产,不重品质密不可分。孙太安告诉记者,从目前市场滞销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一些中低档货,真正的高档优质果,仍然是市场的香馍馍。“目前的高档果很畅销,都是供不应求,像麻阳的‘锦蜜’、‘锦玉’仍然都是3块多一斤,并且卖断了货。今后我们要转到追求质量上来,推行标准化种植。”
孙太安建议,今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前期做好柑橘宣传及与大客商的对接工作,拓展经营销售渠道;而柑橘经营户,也要转变片面追求暴利的观念,让价格回归平民价格,符合大众消费。
政府引导 果农应适时适价销售
今年我市柑橘销售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据统计,截至到2015年12月底,全市还有70多万吨柑橘未销售,果园里也还有大量柑橘没有采摘。为此,日前,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柑橘销售工作的紧急通知》,并组织召开“柑橘销售电商对接会”,要求柑橘主产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橘农促销。
《通知》、“对接会”要求,各柑橘生产县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橘农克服惜售心理,降低期望价,适时适价销售。
孙太安对记者说:“目前,农业部门加大了对橘农的指导,在冰冻天气来临之前对柑橘进行采摘,对好的(柑橘)及时进行贮藏保鲜,做到错开上市,缓解集中上市的压力。”
同时,农业部门还应积极拓展柑橘销售市场,充分调动水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柑橘营销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其销售主体作用,鼓励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柑橘销售大户、经纪人走出去,在各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广招客商,扩大销售渠道,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电对接,搭建销售平台,有条件的地区要与外商建立联系,扩大柑橘出口,同时支持鼓励加工企业尽量多收购柑橘,缓解鲜果销售压力,积极组织本地批发市场、超市和有爱心的企业及公职人员消费和采购本地柑橘,帮助橘农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