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坚守土地的年青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日期:2015-12-2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987    评论:0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青年“到城市打工”的浪潮中,却有极少数的年青人守着一片热土,寻找发展的机会,并带领村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笔者在驻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工作的二年中,发现了一位坚守土地的年青人,他敦厚的脸庞里透着坚毅,平和的语气中流露谦和,他没有豪言壮语,却带领200多户村民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党支部副支书曾为记。
 
  说起曾为记,在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无人不知,他的名气,来自他制种规模的不断扩大。曾为记还不到40岁,初中没毕业就回乡务农,年青的同伴劝他外出打工挣钱,他说:“我们年青人都出去了,这一片好山好水谁来看管啊?”回绝了同伴的邀请,他在静静思考:我该怎么样才能改变山村的穷面貌呢?由于年青没有经验,开始时他连种子如何培育也不知道,农闲时节,他走村串户,向老农学种植技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省农科院在连州市搞了一个种子试验点,他就跑到连州市向省农科院的专家请教种子的培育和种植技术。省农科院的专家看到一个年青人的到来也很高兴,手把手的传授种植技术,免费送种子让他回去种。曾为记拿回种子,按着专家传授的方法种,可是收获却不大,他便不断的跑连州市请教省农科院专家,一来二去,省农科院的专家觉得这个年青人好学又勤快,并鼓励他发动村里的农民一起来培植种子,在省农科院种子培育专家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下,曾为记满怀信心地投入了种子培育的事业。
 
  曾为记是良塘村委会凉亭村人,知道村里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在家的全是年纪较大的村民和年幼的孩子,多以务农为生,凉亭村耕地多,适合种植,村民勤劳朴素,但苦于没有找对脱贫之路,他希望凭借育种技术,组织村民一起发展制种业,凝聚群众的力量,改变凉亭村村民的增收方式。有了培育种子的技术,曾为记便积极发动村民一起来制种。起初,村民觉得一个年青人连怎么培育稻子都不会,怎么会制种呢?抱着怀疑的心态,没有村民跟他制种。是呀,如果自己都做不好,谁会相信制种也能脱贫致富呢?为此,他自己严格按照专家传授的制种技术培育种子,当年一亩制种收入超过1万元,惊动了整个凉亭村。这一年,凉亭村有十几户加入了育种。育种户的增多,也增强了曾为记的信心,很快与连州市丰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也给本村的村民和邻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要求加入育种。至今年底,育植品种由原来的苦瓜、豆角,发展到丝瓜、玉米、南瓜制种等10多个品种,并由凉亭村发展到良塘其他11个村民小组,村民纷纷当上了育种户,目前蔬菜制种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种植户达200户,经济收益达到300多万元。
 
  坚信土地里能长出果实,能实现理想,看到村民育种时喜悦的心情,曾为记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正是曾为记为广大村民着想,党员在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时,全体党员为他当选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当选为良塘村委会凉亭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为保安镇良塘村党支部副书记。曾为记2010年被评为连州市农业产业化经济专业大户;2011年被连州市共青团评为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
 
  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的贫困村,曾为记能坚守这片热土,为自己、为村民开拓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值得称赞。为了更好更多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觉得自己现在的知识不够用,曾为记报读了农村行政管理本科的学习。看到村民因为制种走向脱贫,走向致富,在驻村干部的鼓励下,他有了更大的理想:要在良塘村建起育种培植基地,让更多的年青人留得下来,富得起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