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南江县生态养殖托起致富梦

   日期:2015-12-1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975    评论:0    
  远处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在吃草,三三两两的土鸡四处觅食;近处的农家小院里,大大小小的鸡舍散落在房前屋后……12月15日,在南江县杨坝镇田垭村,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修路 让生态产业走出大山
 
  “村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产业,村民们大多养有黄羊、土猪,种有核桃和中药材,但由于道路不通,导致特产运不出去。”回忆起村里的状况,田垭村村支部书记岳宋林说,“如果路通了,这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村道路不通给村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卖猪、牛、羊的时候。“我们要请五、六个小伙子来抬,走4公里左右的路,运送到一社的村道路上。”田垭村四社的村民李秀菊说,“以前一社没有通路的时候,我们还要抬到杨坝镇的主干道上。”如果如果家家户户的猪牛羊都通过人工运送到村里的主干道上,就太麻烦了。为此,上个月,田垭村争取了部分项目资金。“准备先硬化一社的公路,然后再想办法筹集资金修通其它几个社的公路。”岳宋林说。
 
  “如果不把路修好,对发展产业来说是一大障碍。”正在一社硬化公路的村民岳俊说。他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了,但是考虑到交通不便的问题,一直都没动身干。如今,村里正在搞基础设施建设,给他的养殖梦带来了希望。
 
  养殖 生态黄羊圆了致富梦
 
  在村西头一户农家后院的羊圈里,一只只黄羊正吃着草料,圈里散发出牧草发酵后的醇香气息。“这里有80只羊,还有20多只养在邻居家的圈里呢。”村民宋仕贵一边添草料一边笑着说:“这羊可是俺家致富的宝贝!”
 
  48岁的宋仕贵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前由于家里穷,初中刚毕业就随着父亲一起贩羊。如今,宋仕贵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养羊“土专家”。宋仕贵家有4口人,人均年收入3万元,全部来自养羊。虽然家里也有几亩地,但种出来的玉米和秸秆全用作饲料了。“一头羊养三、四个月就能卖了,每头能挣800到1500元。”宋仕贵说。
 
  岳宋林谈起“养羊经”,这样说:“其实,田垭村人养羊是被生活逼出来的。以前村里特别穷,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房,靠着人均2亩地,日子过得真苦。为了改变生活现状,村里人根据市场行情养起了羊,数量从一只到几十只。慢慢地,大家都学会了一手养羊的好技术,也结交了一批贩羊的老客。”说到这儿,岳书记话语里充满自豪,“现在,田垭村有一半的村民都在养黄羊,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助贫 点亮贫困户生活希望
 
  现年45岁的白仲宏,是南江县杨坝镇田垭村一位普通的农民。家里有两个70多岁的老人,三个孩子在读书,妻子生病后,少了一个劳动力,家里的经济一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那时候,每天过得提心吊胆。今天担心妻子的医药费,明天又要担心孩子的学费,如果两个老年人病了怎么办。”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白仲宏面前。一家所有的重任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能够脱贫致富,他找到杨坝镇政府,在南江县畜牧局的帮助下,及时申请了“国际小母牛”项目6000元的贷款,一次性购买了5只种羊,走上了养殖黄羊的脱贫路。
 
  南江黄羊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产肉性能好等特点,加之田垭村山高林密,适合发展养殖业。最重要的是,养羊需要的劳动强度低,适合白仲宏的现实情况。
 
  如今,白仲宏养殖的黄羊已达到40多只,一年出栏20余只,在当地畜牧站人员的技术指导下,他自己也成了村里养殖黄羊的“土专家”。“有了政府的帮助,我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家里的阴郁气氛也逐渐消失了。”白仲宏乐呵呵说。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