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从十来名员工、50平方米办公室的艰苦条件下起步,在发展中,企业坚持自主研发,结合中医药、微生物制剂等研发提升兽药的药效和安全度,目前已成为拥有超过200多项发明专利的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并带动同行资源共享,打响了天津的兽药品牌。
走进生机集团的实验室,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儿。中药兽药技术工程中心总经理郭群指着研发人员正在进行的检测,解释道:“她正在做我们现在给蛋种鸡上面的一个中药,治疗蛋鸡、种鸡在产蛋期间的产蛋量下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一个新兽药,他们正在做质量标准的检测。”
从企业创立之初,生机集团就看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坚定了利用微生物和中医药技术的研发路线,提升药效同时,降低对生物和人体的毒害。如今,单单柴葛解鸡颗粒这一种药物的年销售额就超过千万元。郭群介绍:“中医有它的治未病的优势,而且对于养殖业来讲,有群防群治的特点。就用预防量就行了,疾病严重的话,就加量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就完全可以不用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健康有一个比较好的体现。”
据国家农业部网站统计,从1987年到2014年全国审批的新兽药证书68个,生机集团凭借自主研发就拿到了4个。可作为高门槛、高起点、高投入的生物医药产业,动辄十几万乃至上百万的设备、要求严苛的各类实验室,对于最初投资只有100万、十几名员工的中小企业而言,每笔开支都是巨大负担。研发人员刘晓文回忆道:“2005年的时候当时我们想研究新药,但是需要用到元素分析仪这样一个仪器,当时也就大学、研究所才会有这样的仪器,经过筛选选了一个南大,用人家的仪器。当时路途也比较远,有问题还得问一些专家,这个过程挺艰辛的。”
生机集团在2010年搬到高新区内的新厂房后,就建设了孵化器,并添置了多台行业通用的共性设备,免费或低价为中小企业服务,截至目前有60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在这里聚集。郭群说:“我们楼下有一个企业,他也在做黄芪的提取物这个药材,我们就跟他一起找是药材的原因还是做的过程中,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共享,对我们来讲也是有利的,在天津把中兽药的牌子打出去。”
下一步,生机集团还将进行新产品生物等效性的研究,努力缩短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提高中国兽药的行业竞争力。郭群介绍:“因为2000家企业如果1500家企业都有这个产品的话,最后的结局那就是价格战了。但是你如果通过改进工艺的研究,增加在体内的吸收,延长它的代谢、制剂工艺的改变,来提高产品本身的疗效,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