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菜的记忆是上小学时,那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劳苦大众吃不饱、穿不暖,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那时候觉得糠菜好难吃啊。可现在,吃糠咽菜成了一种健康时尚!人们大鱼大肉吃腻了,健康意识提高了,于是,开始吃野菜了。地里长的荠菜、苦菜、灰灰菜、鱼腥草,树上长的榆钱、榆树叶、柳树芽等都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野菜的种类很多,人们经常吃的野菜有:荠菜、扫帚苗、苦菜、马齿笕、灰灰菜、野苋菜、鱼腥草、蕨菜等等,各地还有特色的野菜。以前的野菜就是野生的,不用管播种,只管采摘就行。如今,随着消费的需要,人工栽培的、大棚里种的就越来较多了,野菜也就不野啦,味道也就打了折扣。
根据祖国传统医学记载,很多野菜具有防病治病作用,这个我不懂,不敢乱说。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知识,野菜应该归类到蔬菜,它们的营养成分和普通的蔬菜差不多。有这样几个特点:含的水分多,有65%-95%的水分。绿颜色的野菜中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核黄素等丰富。矿物质,如钙、钾、镁的含量也较高。膳食纤维丰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含较多的植物化学物质。
吃野菜的四项注意:
1、不认识的不采、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绿油油的很是可爱,但不一定能食用。采摘野菜时一定注意,不认识的不采、不吃。
2、路边的野菜不要采。路边生长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垃圾地上、路边的野菜不要采。
3、做好前处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认真处理好后再吃。
4、不宜多吃。野菜毕竟是野菜,没有成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这是我们老祖宗在亲身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所以,尝尝鲜,偶尔改善改善口味还可以,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吃野菜原本是为了促进健康,如果吃的不合适带来负面作用,就适得其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