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淤泥里抓出沙蚕的财富

   日期:2015-10-1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70    评论:0    
 
  工人:一开始,老板养这个虫,(我们)都不敢抓,就是会怕,为啥怕?它就是会咬人,会动来动去,手就会很痒,就会怕。
 
  黄志宏:他们抓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抓头抓尾的话抓不好,有时候会抓断掉,我第一次卖的虫子,也是做出口虫,他们要求我在暂养室里面,花点和断虫都要挑掉的,我每一次算,损伤的话都在百分之十几,就是一百斤虫,有十几斤(都不能用了)。
 
  不但速度慢,虫子还老有伤疤,黄志宏使出了笨办法,多叫工人来抓,同行用十个工人抓200斤,他就请14个工人来。在他看来,就算是增加成本也一定要保证数量,留住客户!
 
  几天之后,工人们都熟练了,黄志宏每天抓虫的量都会超过供货量,多出来的虫子就暂养在空调房里,这间小屋和那个笨办法让他顺利地度过了第一次销售季。
 
  然而接下来的一年,黄志宏却遇到了大麻烦,而这麻烦,正是归功于那间空调房。
 
  2011年8月的一天早上,黄志宏走进空调房准备整理一下前一天抓出来的沙蚕,可没想到,却看到了他不愿意回忆的一幕。
 
  黄志宏:整个盆里的水都是变红了,连虫子都看不到都是血,明显地一眼就能看到是血水了。
 
  妻子:当时看到有血水,就像人的血一样,真的很恐怖。
 
  原来,增氧机长时间开着导致气体过热,输送出来的氧气都变成了热气。
 
  黄志宏明白,空调房也不能一直保持低温,2015年8月20日,黄志宏带记者来看他的“新式武器”--冻库!
 
  黄志宏:刚抓的虫子在冻库里面。
 
  记者:这个就是冻库。
 
  黄志宏:对,进来。
 
  记者:一进来,好凉快。
 
  黄志宏:对,是。
 
  记者:这里面有多少度?
 
  黄志宏:这里是14度左右。
 
  黄志宏把没有任何伤疤的优质沙蚕分装进这样的扁盒子,这样,沙蚕就能在冻库里至少保存两周时间,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已经储存一周的沙蚕,却发现它们都不怎么动了。
 
  记者:它是已经感觉奄奄一息了吗?
 
  黄志宏:没有,你把手心拿上来,我放一条(在你手心上)它肯定会动。
 
  记者:为什么它不动了?
 
  黄志宏:它放的时间长了之后,它整个身体都凉透了,它就是感觉很舒服的状态下,它就不动了,如果你遇到一个热量大,温度高的(地方),它马上就跳起来。
 
  记者:你看,它在我手里待了一会,立刻就开始狂躁了。
 
  黄志宏:对。
 
  记者:它刚才一点都不动的。
 
  黄志宏:对。
 
  2012年底,黄志宏投入50多万元建成了这个冻库。那时,岛上很多靠种植香蕉维持生计的村民,看到他靠沙蚕赚了钱,都开始跟着他养,就在大家忙着开养殖场时,原本想要扩大养殖面积的黄志宏转变了观念。
 
  黄志宏:我想想还是不要把钱投在养殖方面,还是投在收购方面,大家有在养,我觉得主体还是收,因为就是说你养殖做得再好,都没有收购的风险,做生意总是比养殖好,就是这样想。
 
  2013年,黄志宏开始做沙蚕收购,记者去采访时,正好赶上村民来送沙蚕。记者发现,沙蚕的包装还挺有讲究。
 
  记者:这是什么东西?这个盒子(里),我看你这个还挺精细,这个是什么?
 
  黄志宏:这个是尿不湿,尿布。
 
  记者:尿布?
 
  黄志宏:对。尿不湿。
 
  记者:你给这个虫子垫了尿布?
 
  黄志宏:对,它很享受的。
 
  记者:为啥要垫尿不湿?
 
  黄志宏:垫尿不湿是要把它身上的水分吸干。
 
  记者:这是要坐飞机的吗?
 
  黄志宏:对,还是要防水,在飞机上,你运输的时候有水在里面的话,温度一高,有水在里面就不好了。
 
  为了降低虫子在路上的温度,包装里还要放上冰袋,像这样包装20多箱,500多斤沙蚕,黄志宏前前后后忙活了4个多小时。
 
  下午三点,他就送这批货去硇洲岛码头,他说时间都是他计算好的。
 
  记者:我看你开的很快,着急是吗?
 
  黄志宏:三点,四点钟的船,上去还要上货,所以我开快一点。我们打包的这个东西是控制温度的,明白了吧,时间越长,温度会越来越高。
 
  运货出硇洲岛,唯一的路就是搭乘每小时一班的渡轮,每次,黄志宏都把货放在渡轮上,到了对面的东海码头就有冷冻车接。
 
  为了让沙蚕在高温里停留的时间更短,黄志宏每次送货都是和时间的赛跑,不能太早,会浪费时间在码头等渡轮,更不能太晚错过渡轮。
 
  可这次他开到码头时,却发生了意外。
 
  记者:怎么了。
 
  黄志宏:船跑掉了。
 
  记者:没赶及?
 
  黄志宏:它提前跑了,车一满它就跑了,本来是四点的,现在它不按时。
 
  记者:那你现在怎么办?
 
  黄志宏:现在就是倒回来再发下一班车。
 
  让黄志宏焦急的是,对面码头接货的冷冻车不会等他坐下班船过去,这一耽误,他就必须把这一车货自己送到100多公里外的机场,这意味着车上的沙蚕就要在35度的高温里多停留几个小时。
 
  然而这一天还算幸运,3个小时后,沙蚕终于按时赶上飞机,可黄志宏却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说,路上这3个小时,很有可能造成他运出去的货收不到钱。
 
  果然第二天早上,黄志宏的脸色真的不太好看。
 
  记者:我看你今天精神也不是很好。
 
  黄志宏:是,昨天,今天早上,四点钟就接到客户投诉的电话。说虫子质量不好。
 
  记者:质量不好,怎么质量不好。
 
  黄志宏:就是说有一件货出血水了。
 
  记者:他有发照片给你吗?
 
  黄志宏:对。
 
  记者:你给我们看看呗。
 
  黄志宏:就是有点小红点,也不是很大。
 
  记者:这个尿不湿上出现小红点,就是血是吗?出血了。
 
  黄志宏:就是虫子温度,可能运输的温度有问题,它的小尾巴有点断了,然后就会粘在尿布上,有点血水。
 
  记者:这个血水就比较多了
 
  黄志宏:所以他们出口的货,质量要求非常高。
 
  记者:那你出血水的话,你就拿不到钱了?
 
  黄志宏:对,这个责任都是我们承担,是这样的。
 
  这一箱沙蚕出了问题,黄志宏不可能再把它运回来,那样不但卖不出去,还要倒贴上运费。
 
  而在2014年,这样的损失黄志宏经历了整整一个夏天。台风“威马逊”过后,硇州岛迎来了多年罕见的高温天气,黄志宏的沙蚕到了客户手里要么死了,要么浑身都是伤。
 
  黄志宏:两个月吧,就是有时候打个十几件货出去,几乎有时候全军覆没,都不行,别人说,就是运费就亏了十几万,还不说货源耗损。
 
  逐渐地,出口沙蚕的收购商都不要黄志宏的货了,没有了他这条销路,岛上村民的沙蚕都卖不出去,很快,村民就发现了池子里沙蚕的变化。
 
  采访时,记者发现一只沙蚕游得像快艇一样,而其他沙蚕游泳则是原地螺旋式的,并不往远处走。黄志宏说,这是沙蚕自身的一个特点。
 
  记者:刚才在里面游的是这一条?
 
  黄志宏:是的。
 
  记者:就这一条,绿色的。
 
  黄志宏:对。
 
  记者:好像和别的颜色都不太一样了?
 
  黄志宏:是的,这个是变成母虫了。
 
  记者:变成母虫了,这个脚都没有了,这个脚像毛一样。
 
  黄志宏:对。
 
  记者:这个脚就很明显。
 
  黄志宏:那个脚就一根一根的,对。
 
  记者:摸起来好像这个扁一点。
 
  黄志宏:软软的。
 
  记者:这个就鼓一些。
 
  黄志宏:很结实,对。
 
  记者:很结实的感觉。
 
  黄志宏:变母虫,它身体里都是卵子在里面。
 
  记者:就没有肉了。
 
  黄志宏:没有肉了,几乎就没肉了,如果它排了就剩一层皮了。
 
  沙蚕变成母虫后,十几个小时内就会排卵死亡。
 
  一些村民的沙蚕一批批变成母虫,都烂在了淤泥里,有人索性药死一整池,重新投苗。
 
  这种情况让黄志宏很着急,出口沙蚕的收购商不要他的货,就是因为远距离运输路上的温度不好控制。
 
  这时,黄志宏想到了沙蚕身上的另外一个销路。
 
  在经营沙蚕生意时,黄志宏得知,在硇洲岛对面的东海岛上,有很多对虾养殖企业,他们会用一些略有伤疤的沙蚕给母虾作饲料,促进它们排卵。
 
  黄志宏联系了这些虾场,逐渐地,他带着村民把剩下的沙蚕都就近卖了出去。
 
  如今,硇州岛上直接和黄志宏联系的沙蚕养殖户就有20多户,对于他们来说,黄志宏就是他们的销路。
 
  村民:现在一般都是我们拿来给他卖的。
 
  村民:现在一般卖不出去的都找他,推销出去
 
  记者:找他就能卖出去?
 
  村民:对,他能卖出去。他外面的客户多。
 
  未来黄志宏最想解决的还是高温天的沙蚕运输问题,他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能带领更多村民靠沙蚕赚钱。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