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莓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人们誉为“黄金水果”,2011年,辽宁省台安县桓洞镇看准这一产业的大好发展前景,开始引导群众从事红树莓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红树莓产业在该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近日,笔者来到该镇三岔子村马新家的红树莓种植基地,亲身体验了当地农户丰收的喜悦。
离红树莓种植地还有一段距离,一股特有的清香便扑面而来,走近一看,一米多高的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果实。种植户马新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摘红树莓,只见他手指轻轻捏住红树莓的果肉,自里向外稍一用力,一颗完整的果肉就剥了下来。忙完了手里的活计,马新和笔者谈起了他种植红树莓的经历。从2011年起,马新开始种植红树莓,如今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40亩。回想当初下定决心种植红树莓的情形,马新说:“2011年,镇里组织我们去抚顺参观考察红树莓项目,当时感觉种植红树莓真是不错,经济收入非常可观。但是回来后一想,种植红树莓需要技术,还得有市场,其中的困难肯定不少,所以决定种植的人不多,我也是摇摆不定。多亏了镇里的政策扶持让我们打消了疑虑,先是培训种植技术、帮着引进树苗,再联系收购的企业,让我们有了盼头。”马新说干就干,学技术、买树苗、种植、浇水、管理,一切都按着计划进行。“红树莓特别好管理,不施肥,不打农药,只要不旱就行”看着自己的40亩红树莓,马新对笔者说:“今年迎来了盛果期的大丰收,每亩地的产量可达2000斤,市场行情也不错,1斤能卖到4.2元,一亩地就能收入8000多元。”
现在,桓洞三岔子村的红树莓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270亩,而且市场行情一直不错,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成为村里的一大特色产业,为该村调整农业结构和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看着逐渐变红的果实,谈及对未来的憧憬,很多村民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就是希望再扩大种植面积,让日子过得和这红树莓一样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