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种蔬菜 河西走廊高原夏菜远销港澳
解说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蔬菜,而且种出来的蔬菜远销港澳。金秋八月,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段的高 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正值收获期,西红柿、甘蓝、菜花等高原夏菜吸引了一大波菜贩们来到田间地头,收获属于他们的订单蔬菜。
高台县农业委员会主任秦学国介绍,高台县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县,境内有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过。近年来,高台县依托独特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蔬菜产业,绿色蔬菜产业园成为了张掖市最大的连片蔬菜产业园。
同期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业委员会主任 秦学国
主打品种主要是甘蓝、菜花、笋子,这就是我们这边做的高原夏菜。这些品种主要是针对的南方、东南沿海,因为我们这边这个菜,正好利用他们生产菜的空档期,我们能卖上高价。
解说因高台地处戈壁,再加上环境、气候的影响,高台的盐碱耕地面积达21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40%。秦学国指着眼前一排排种满蔬菜的日光温室说,原来依托一家一户做盐碱地改良,但是成效很小,现在企业参与进来,实行综合性的盐碱技术治理,效果非常明显。
甘肃绿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沛泉说,今年第一茬销售通过蔬菜对接会和订单蔬菜,改变了以往把菜送到南方市场去代办销货。将客户吸引到田间地头直接接货,总共发出去了2700多吨菜。
同期甘肃绿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钱沛泉
南方的老百姓他已经认可了我们西部的高原夏菜,这面的有独特的一个土地污染不严重,再一个我们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蔬菜的生长期比较长。南方的用户,对口感、味道、鲜嫩都非常认可,最主要的是我们这边是绿色蔬菜,(农药)残留少。
解说秦学国透露,为了稳定客商,计划在每年年初就与客商签订订单,探索建立“地头蔬菜超市”,客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订单。这样一来菜价稳定,也避免了蔬菜贱卖影响菜农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