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伊利收购贵阳三联乳业出现变数

   日期:2015-08-2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6832    评论:0    

  伊利股份6月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目前正在与贵阳市洽谈关于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的重组合作事宜。至今快满3个月,再无下文。8月22日,记者联系贵阳三联董事长王黔生,确认此事已生变数。

  王黔生长期担任贵阳三联、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他告诉记者已经辞职。此事,出现在伊利谈论洽购之际有些蹊跷,而且官方和网上未透露出任何换董事长消息。王黔生说具体事宜不便谈论过多。

  随后,记者联系到王的继任者张定奎。张定奎电话中说,伊利洽购贵阳三联乳业是找的市政府人谈判,具体事情没有参与。他和团队主要任务是做好生产管理。

  有乳业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伊利当初要拿下贵阳三联乳业,看中其在当地的市场。不过,贵阳三联本身在当地属于领导品牌地位,如果为伊利收购,品牌是否能继续保留,是为一大处理难点。伊利主动率先发布公告,“实际上有逼迫主管部门就范的意思。”这位资深人士一直关注各地乳业并购,并亲手操盘过多起乳业并购项目。

  在他看来,贵阳三联作为国资乳业公司,其并购难度非常大,即使是伊利,吃下也得很费劲。人员难管理,企业有包袱,一般是这类国资乳企的通病。伊利并购三联因此而黄属正常。

  2014年9月15日,三联公司邀请广州泽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进驻贵阳三联进行企业管理咨询调研,最后泽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亚锋给出结论,贵阳三联乳业公司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部管理混乱,又面临老厂拆迁,新厂搬迁等问题,需要在新厂全面导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三联高管表示,此种评述很恰当。

  伊利在美国、新西兰等境外,一直都有资本动作,或合资建厂,合拿下奶源基地,或建立研发中心。在进入世界乳业10强之后,提出更大目标,要打造1000亿公司。显然,其国内第一步并购动作,顿生变数之后,正在考验其管理智慧。

  毕竟,今年乳业行情不好,消费不振,原奶价格低迷,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伊利每年要完成100多亿增长,今年任务若达不到,就会压到明年,难度叠加。当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也许危中蕴育着机会。

  贵阳三联乳业是贵州省连续14年销量冠军,年销售额过5亿。旗下“山花”牌、“花都牧场”牌系列鲜奶制品达到50余个品种。公司由原贵阳山花乳业有限公司(乌当奶牛场)、贵阳三利乳业有限公司、花溪奶牛场三家企业于2001年4月组建而成,旗下“山花”品牌由原贵阳山花乳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60年历史。

  2001年,“贵阳三联乳业”投资对乌当、花溪两个奶牛核心养殖基地进行现代化改造,同时在贵阳远郊区、县建立22个奶牛示范基地,使得存栏奶由60年前的40余头发展到20000多头,在2001年占当时贵阳市奶牛存栏总数83.5%。

  2009年6月8日,贵阳三联乳业与加拿大爱德现代奶业合作的合作,在贵阳签订投入万头奶牛现代养殖场项目。随后又陆续巨资投建现代生态牧场,截至2014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形成了5大生态牧场圈。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