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南江县红光镇玉柏村刘超的“养鱼致富经”

   日期:2015-08-2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97    评论:0    
   汽车沿着平坦的乡道前行,道路旁,一汪汪碧波荡漾的鱼塘连池成片。“鱼塘旁那两座正在修建的大楼是我们的科技大棚,用来培育鱼苗。”近日,记者来到南江县红光镇玉柏村,水产养殖户刘超指着鱼塘告诉记者。
 
  刘超是南江县乐坝镇人,2006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毕业之后我便成了北漂一族,在北京养了8年鱼。”刘超说,去年回到老家,看到家乡的变化如此大,青瓦白黛的巴山新居和发展成片的产业相融相合,村村通社社通的道路连成了线,村里的年轻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家乡的人气越来越高,于是刘超便决定留在老家大干一番。
 
  说干就干,依托玉堂水库,发展特色养殖。2014年7月1日,刘超成立了南江县玉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亩。“180亩是水池,120亩是土地。”刘超告诉记者,在发展特色养殖的同时,种植银杏、紫荆等珍贵苗木,“现在苗木大概一公分左右长,4年见收益,既可以发展观光旅游,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拉渔网、撒鱼食、搬机器……杨森文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了,他说:“每天的工作是喂喂鱼,再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公司没成立之前,杨森文守着家里的几亩地种点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一年到头也就四五千元收入,现在在公司上班,自己跟着学,水产养殖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每个月能拿个3000左右的工资。
 
  “目前公司有40余名工人务工,像杨森文这样的长期工有16个。”刘超说,“工人每天100块钱的工资,当月结算。”
 
  在水池一旁,十几名施工人员正热火朝天地忙着,烧电焊、盖屋顶……两座蓝顶白墙的科技大棚已基本成型。“按照科学发展水产养殖的思路,我们投资建设科技大棚,自己培养鱼苗,专门养殖花鲢、白鲢等。”刘超自信满怀地说,“除了流转土地和水池,还承包了1800余亩的玉堂水库扩大养殖,现在已经有收益了。”
 
  在玉堂湖畔,一汪汪水池就像镶嵌在湖畔的璀璨明珠,依托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和越来越高涨的人气,水产养殖户刘超发展的特色产业正风生水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