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大地,处处生机勃勃。站在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田野里放眼望去,集中连片的大棚颇为壮观。一大早,北沟村村民王桂芝就来到自家的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我以前是在邻居家大棚里打零工的,看着别人家种菜都富起来了,我就寻思着自己家也弄个大棚种菜。”大棚里,西红柿等蔬菜长得正好,王桂芝仔细查看每一株蔬菜的长势,掐去枯叶,摘掉坏掉的果实。王桂芝说,在镇里村里的支持下,她家今年新建了两栋蔬菜大棚。
在王桂芝的精心侍弄下,大棚蔬菜长势喜人。“今年柿子的价格挺高的,一公斤最高能卖到3元左右。”王桂芝高兴地说,按现在的行情看,一栋蔬菜大棚的纯收入能达到7到8万元,加上建棚时的政策补助,不仅能挣回建大棚的成本,每栋大棚至少还能盈利两万元左右。
在北沟村,像王桂芝这样的菜农还有很多。近年来,八号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棚膜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协调政策为棚膜蔬菜产业园区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加强棚膜经济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棚膜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八号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据统计,北沟村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684栋,平均棚室面积3200平方米以上,户均有蔬菜大棚1.5栋,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3万元,蔬菜产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83%以上。棚膜经济不仅富了棚膜种植户,还吸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北沟村,每年通过大棚蔬菜种植所转移安置的劳动力就达3400人,年消化农民剩余劳动时间180天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棚膜蔬菜产业在北沟村有着良好的基础,种植技术非常成熟,市场发育好,发展势头强劲。”提到未来的发展,北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占文表示,下一步,北沟村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利用3年的时间再打造4个棚膜蔬菜园区。
据介绍,未来几年,北沟村棚膜蔬菜生产将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现有资源扩大“北沟村”牌蔬菜在市场的知名度,不仅让北沟村成为东北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还要搞活流通,使北沟村成为辐射周边的蔬菜批发集散中心,让菜农在家门口就可以通过市场对外批发蔬菜。